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1(2 / 2)

加入书签

之前在小店里也看过郑宇修的东西,当时只用石膏简单补配,模样很潦草,便只以为是业余小打小闹的水准,却不想这桌上摆的碗釉面清透,脉络纹样衔接无痕,修旧如旧。方与宣不懂瓷器,却也知道这一手不简单。

这手艺估计是跟着老堆哥学来的,方与宣暗中记下,想着找个时间要来地址,前去探望探望这忘年交。

室外暖烘烘的空气驱散寒意,大太阳烤得地砖发烫,要眯起眼睛才能看清路。

才走出几步,就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道难听刺耳的熟悉声音,声调扬得很高,快把天都捅个窟窿。

“……是非常有必要的,此次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是贯彻落实弘扬传统文化的指示,也集中展示了我们的高管理水平和高服务效能,工作人员秉持标准化、规范化、绝对公平的原则,保障大赛顺利进行。”贾临一张嘴就是一连串,方与宣看了眼那边架起来的摄像头,决定绕远点走。

“我们也事先考虑过会有行动不便的选手或观众入场,因此在各个环节都配备了无障碍设备,操作台也是可升降……”

方与宣脚步一顿,重新倒回来,靠在石柱旁边仔细瞧,才发现贾临旁边是个坐轮椅的少年,媒体镜头反着犀利的冷光,直直对着他们两个。

贾临说得口沫横飞,少年则沉默不语,脸色涨得通红,尴尬地拧着眉。

方与宣从口袋里拿出工牌重新挂上脖子,咳嗽两声,引得几人回头看过来。

贾临见是他,面色没变,仍是公式化的微笑,对镜头简单介绍道:“这位就是我们金属文物组的负责人,方老师,来自市博物馆的修复中心。我们的团队是非常专业的……”

“这位选手是我们青铜组的吧?”方与宣不请自来,走上前对镜头打个招呼,“比赛时我留意过,你带的工具很特别,是科班出身还是传帮带?”

少年擦了下额角的汗,快速看一眼方与宣的脸,转着轮椅微侧过身:“我是文博专业的学生。”

方与宣拍拍他的肩膀,将他重新转回面对镜头的方向:“做得不错。下半年的文保学术论坛,期待看到你的身影。”

他说罢与贾临对上视线,对方只淡淡看他一眼,很快又对镜头展露笑意,接上话头:“对的,九月中旬,市博将联合各高校举办文物保护专题学术研讨会,给这些有能力、有潜力的年轻人一个交流的平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扬……”

方与宣寥寥两句把话题转开,将镜头的焦点从那辆轮椅挪到男孩本人身上,他功成身退,把舞台留给滔滔不绝的贾主任,自己找了个阴凉处吃饭。

几分钟后,饭吃一半便听到身后有动静,是方才坐轮椅的少年,脸仍旧红扑扑的,嘴唇抿成一条线。

少年的头发剃得很短,左手挂了一串凤眼菩提,盘得又润又稠,膝头放了个文件袋,手指摩着文件袋的挂绳,揪来揪去。

方与宣抬起视线,对他笑了笑。

挂绳在手上缠了好几圈,一下子卡住了,男孩局促地扽了两下:“谢谢老师帮我解围。”

方与宣弯了弯眼睛:“不是解围,都是实话实说。我看你的修复方案了,写得很专业。”

他言语亲近,男孩也笑了,他似乎还行说些别的,可憋了会儿还是全都咽回去了。挂绳被拽得拧拧巴巴,他最后只说:“谢谢您,我下午继续努力。那个……那我先回去了。”

不待方与宣再开口,轮椅声已远去。

前脚刚送走一个,后脚又来一个,方与宣听着熟悉的脚步声,头都懒得回,挑拣着盒饭里没有鸡丁的宫保鸡丁,闷声道:“你怎么中午就过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