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2(1 / 2)

加入书签

不然便太奇怪了,文莠若是太后的人,太后缘何要赐死他?若他听错了还说出去,闯出大祸,岂不是还要回来拿他脑袋?

于是看着李胤的脸色,含糊道:“还说了一些奇怪的,似乎打算赐死谁。”

“文大伴……”与谢怀千相识二十六年?

怎么可能。

谢怀千今年才二十七啊。

可是又怎么不可能?当年谢怀千从苏州府去往京师,并没有说是只身一人去的啊。

李胤大脑一片空白。起先难以置信,像是定住一般,良久冷笑着从齿缝间呲着气,道:“这就说得通了。”

他的文大伴不仅是谢怀千的人,还是苏州府谢氏的人。

这就完全说得通了。

这消息的确重大,殿内侍从皆不敢出一气,余光中你瞧瞧我,我瞧瞧你。

皇上往往越是不出声时疯得厉害。不出一会儿,李胤突地从地上捡起方才丢弃的刀,癫痫一般抖着手挥刀就朝着身侧的宫女砍!他砍人喘着牛似的粗气,仿佛觉那刀重,拿都拿不稳,手已抖如筛糠。

怎么会这么重?凭什么谢怀千便那么游刃有余,而他叫人耍得像个傻子?!

人还没砍伤,刀先滑掉下来砍伤了自己的右手。李胤痛呼一声,左手掐着自己的右手,深血沿着手臂往下汩汩流,叫那疼痛刺激得更甚。

“快取来布巾给陛下止血。”殿内宫人皆是又惊又惧,佯装取止血的器具,作鸟兽状,绕着他走,皆出殿了。

李胤见状,胸膛湍急地起伏,吐息之间全是炙热的血腥气息,他平静而得意地笑:“怎么都说天子是孤家寡人呢,朕身边全是叛徒,热闹,好热闹呀。”

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只剩殿门口跪着的小太监,眼活地在自己身上撕烂了一块布上来给李胤包扎。

李胤伸了手由他包扎,面无表情道:“你与朕一同去文府,朕当亲自与他对质。”

他读过的诗书很少,所以他读过的每一句都记得很牢靠。

长公子问他诗三百喜欢哪首,他说哪首都不喜欢,他喜欢李太白,其实他也不很知道李太白,只是知道这人活得豪迈潇洒,呼朋伴友,作诗前常常饮酒。且此人又留下了那么多首诗文,可想而知,此人大抵能日日饮酒。

那过得一定是极好的日子。文莠不想作诗,但想日日饮酒,最好能配上二两牛肉。

那天长公子在作文章,他在旁打扫书斋,闲时阅览诗文,翻到的那首诗便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一句是怎么说的来着?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

他觉得稀罕,于是问长公子:

“李白这种人也有苦闷的时候吗?”

“你猜他为什么饮酒。”

“高兴啊,庆祝啊。”

“高兴啊,庆祝啊。”

文莠抿着细长的双眼吃吃地笑了两声。

他一身亵衣,白丝杂乱无章地耷拉到脖颈,瘫坐着,嶙峋的椎骨抵着冰凉的寝门。怀中抱着他的狸奴,左手抱一大缸酒,右手握了舀酒的酒樽,正往里艰难地斟。

W?a?n?g?阯?发?b?u?页???????ω?è?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