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6(2 / 2)

加入书签

三人第一次登堂入室,虽然只是进的厨房,还是被内里布局震惊了一下,这怕不是比京城许多官宦之家都漂亮富足,倒不是说有多少珍贵食材,就那宽大整洁的操作台,码放整齐的坛罐,一缸缸充裕的米粮,各式各样的调料再到悬挂在屋粱下密密麻麻的竹篮及丰足的腊味,看着就让人欣喜满足。

这穷小子住着茅草屋,内里倒是有些东西。

每次几人一起吃饭,黎源便发现小夫郎不说话了,起先以为他认生害羞,不多时发现小夫郎的筷子速度提起来了,最好的那几片香肠不是进了他的碗就是进了自己的碗。

然后汤也没了,小夫郎还踢他,让他快喝。

鸡蛋羹也是,早早分到两人碗里。

这小孩子心性真是爱死黎源了。

贾怀头两次吃得不多,好像不习惯这种朴素的农家饭,初次见小夫郎风卷云涌般扫完饭菜,瞠目结舌地看着小夫郎欲言又止。

黎源便解释,“小孩子正长身量,多吃点好。”

贾怀欲言又止地移开目光,半晌嘟囔,“担心积食。”

说这话时,小夫郎嘴里塞着一个包子,手里拿着块红糖米糕,怀里抱着罐黑芝麻豆浆,碗里还有好几块油汪汪的糯米大圆子,整得跟个地主家的傻儿子似的。

等到小夫郎穿着短打挑着粪肥开始倒腾邻居家菜园子时,贾怀心疼得不得了,“使不得使不得,世子您放下来,老奴来……”

小夫郎目不斜视,一脸冷淡地挑着粪肥轻盈地穿过田埂,“你又不会。”

再吃饭,贾怀恨不得小夫郎一顿吃五碗。

第46章 不方便

小夫郎将学医的课程调到早上,下午与黎源一起去办幼儿园,老郎中知晓后自然很是赞同。

幼儿园就开在祠堂,两间侧屋做教室,中间的空地当操场。

下午开三节课,分大小班。

六岁以下上小班,六岁以上上大班。

大牛春狗成为有史以来最高龄的幼儿园学生。

小班不做具体学习任务,主要是习惯规范,常识讲解,再认几个字,数学是唯一的重点。

大班就有具体的课程,夫夫两人商议后根据孩子们的不同因材施教,像田家的傻儿子已经开始学九九乘法表,哦,他是编外人员。

村长家两名孙子也在,之前读过一两年私塾,过完年听说不再去镇上读书,家里的儿媳妇有些意见,孩子受母亲影响便有些不想学。

小夫郎问学过哪些功课。

大点的头一扬不想回答,他听镇上的小伙伴说,夫郎就是妇孺,哪有妇孺教授功课的。

小点的老老实实回答,《论语》学过几篇,《诗经》也学过几篇。

小夫郎让他们背,除了开头几篇,其他都背得磕磕巴巴。

小夫郎一改和悦的脸色,冷哼道,“我像你们这般大已经能熟背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御制大诰及律法,背个论语还磕磕巴巴,不如回去种田,何必浪费父母的血汗钱!”

小点的顿时涨红脸,大点的梗着脖子不服气,“你吹牛,我们夫子都背不下来御制大诰。”

小夫郎便轻启红唇,淡淡的一条条念下来,流畅丝滑,惊得两小屁孩一愣一愣。

不多久,黎源发现孩子们更怕小夫郎。

遇到他虽然尊重,但胆子大外向的也会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