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6(2 / 2)
不是几句话的功夫,不是一些条框内容。
而是黎源按照自己的理解、经历以及在梨花村办学的经验,总结成一本详细的资料交给戚旻。
戚旻当时接过去时,指尖颤抖。
他知晓哥哥从不会敷衍他,但没想到黎源会做到这一步。
他还有一个喜茶店需要忙碌,这本资料不知费了黎源多少心血和时间。
黎源回头看了眼戚旻,果不然眼尾又是红红的。
“现在大朝大力发展商业没有问题,但农业依旧是立国之本,哥哥不会托大去当什么指挥者,任何一个时代都不缺济济人才,考学也以农业为方向,再就是哥哥跟你说过化学,若是这个体系建立起来,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可能大朝……”
戚旻打断黎源,“哥哥不知道从无到有有多难吗?”
戚旻正是其中的亲历者,他在大朝从无到有建立全新的政体,这里面的难度他实在太清楚了,他原跟黎源约定最迟三年见面,可等到真正着手时才知晓,即便是三十年都不够。
? 如?您?访?问?的?网?阯?f?a?B?u?Y?e?不?是?ⅰ????ǔ?????n????0????????c?????则?为????寨?站?点
他不想一辈子耗在京城。
他不想一辈子耗在这个步履维艰的时代。
他也清楚黎源一直向往什么样的生活。
黎源很是坦然一笑,“难又如何,可是珍珠在身边呀,只要珍珠在,哪里都不辛苦。”
春末的风已经带着暖意,将两人的衣袍吹得搅动在一起。
犹如黑色大海翻出细白的浪花。
又如月华浸染的多娇山河。
戚旻是劈开混沌的剑,冲击淤泥的河。
黎源便是托举利剑的鞘,也是让长河奔涌的山。
第111章 连锁店
五月份,一批番邦咖啡豆被运到大朝。
原来跟黎源商定的那位西番人并未前往非洲,而是在锡兰那边找到品质统一不错的豆子,决心冒险赌一把。
对方的要价比阮保高,但黎源不让步。
他的店只会越来越多,大朝一日不种植咖啡豆都无法解决豆源紧缺的问题,如果商人抓住他这点命脉,甚至以后作为要挟,那会非常被动。
面包的大受好评也让商人敏锐察觉到,即便没有咖啡豆,黎源也有很多其他方法将喜茶店经营下去。
几番谈判下来,黎源只多支付2%的运输费,可谓将抠门发挥到极致。
但西番商人私下也是满意的,大朝有钱,出的价钱比锡兰高许多,这趟买卖他也赚了不少。
有了第一次合作,下一次便好说。
两人约定豆源品质和数额,西番商人在大朝挥霍十日后再次起航,有利益可赚,动心的就不是一两个番邦商人,京城不会只有一家喜茶店,就算京城市场饱和,大朝还有许多许多大型城池,这里面的利益可想而知。
终于在这一年,除去香料宝石是番邦人能拿得出的交易物品外,一项饮品的豆源进入商人的视野,并在日后疯狂的增长,不止这个豆源,后来涌入大朝的外来物品越来越多……
不过这一切都跟黎源无关。
趁着豆源充足,第三家喜茶店隆重地在中轴大道的街道上开业,这家店占据整整一层,装修风格比肩最阔气的茶楼,全中式风格,但又不同。
地面全绿釉花砖,内里收银台和操作台三家店统一。
还有就是堂食的杯碟依旧是那种花里胡哨的风格,外带依旧是大朝人觉得有些土的‘一次性’土陶杯。
但是土陶杯能外带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