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1 / 2)

加入书签

遇到危险,难道站在原地等死不成?”

汤母啼笑皆非,只觉得汤婵异想天开,“你一个大家小姐,好好在后宅待着,能遇到什么危险?”

汤婵摇了摇头,坚持道:“总之我不缠足。”

见汤婵态度很是坚决,汤母纠结片刻,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决定顺了女儿的意,“也罢,随你去吧。”

汤婵看她像是有话要说,“夫人还有事?”

汤母对女儿始终不肯叫娘一事感到一点苦恼,但她很快将此事放下,兴致勃勃说道:“伍妈妈同我说,你这一遭大难不死,合该是神佛保佑,咱们不若去普常寺进香还愿,我想着是这个道理,顺带给你父亲添炷香。”

汤婵心中一动,佛寺进香?

她心下琢磨了起来,点头应下,“您安排便是。”

见汤婵愿意出门,汤母很是欢喜,立即将事情交代了下去。

汤婵一边想着心事,一边分心听陪她做针线的汤母絮叨,“……你还记不记得你叔祖母?是娘亲的叔母,如今京城庆祥侯府的当家老夫人,最心慈和善不过的长辈。我儿时受了她不少照拂,只是后来你外祖与侯府嫡枝分家,我出嫁之后,与侯府关系便渐渐疏远了。”

“之前周、祝两家着实欺人太甚,娘亲没有办法,万般无奈之下,写了信给你叔祖母求助。本来没报什么希望,没想到你叔祖母极是心热,回了信来,邀请咱们上京去住呢!”

“我思来想去,你爹爹走了,咱们娘俩势单力薄,被那起子小人缠上,投奔亲友不失为一个法子,只是着实得放下面皮……”

休养了大半个月,汤婵身体见好,可以出门,汤母便带着汤婵去了普常寺。

普常寺坐落在景色清幽的云林山上,历史悠久,香火鼎盛,今日正好是十五,寺中更是人流如织。

汤婵随着汤母进大殿上了香,突然感觉旁边似乎有一道锐利的目光盯着自己,转过头却只看到伍妈妈搀扶着汤母起身。

汤婵收回视线,这时却见一位年轻的小和尚来到几人身前,行了一礼道:“三位施主安,住持有请。”

汤母闻言很是惊喜,“有劳这位小师父带路。”

几人跟着小和尚往后面禅房方向而去,路上汤母跟汤婵解释道:“……普常寺的住持慧觉大师年过九十,佛法精深。你爹爹与大师私交不错,当初你爹爹去世,法事还是大师做的呢。”

提起汤父,汤母眼中闪过一丝黯然,她叮嘱汤婵道:“待会见到人不可失礼。”

汤婵默默点了点头。

一行人来到禅房,见到了住持慧觉大师。

对方胡子花白,精神矍铄,半点不像年近百岁的人。

汤母与慧觉大师互相打过招呼,慧觉大师念了声佛号,却直接看向汤婵。

“施主有烦忧?”

汤婵被他的眼神看得一愣。

沉默片刻,汤婵痛快点头,“我不属于此处,很想回家。”

“阿弥陀佛,”慧觉问她,“施主何必执着?”

汤婵无语,老和尚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她摇头道:“我不是她。”

慧觉却问:“你又怎知道你是你?” 网?址?发?B?u?Y?e???f?????ε?n?2???2?5?.??????

汤婵一下子噎住,因为记忆?意识?灵魂?

她还真没考虑过这么哲学的

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