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1(1 / 2)

加入书签

不过马上,她就被激动的汤母拉到身前仔细打量。看着汤婵脸色红润,精神饱满,汤母总算是放下了心。

她眼神温软,里头带着欣慰,还有一些不难察觉的怀念。

汤婵知道汤母是想女儿了,便不动弹随她看。

直到汤母回过神,反应过来自己出神许久,脸上瞬间多了不好意思,“你……”

汤婵笑了笑,“您这两日都还好?”

“我都好,”汤母知道汤婵故意不点破,心里感激,转头让伍妈妈拿来三个小盒子,“今天几个孩子没来,你帮我把准备的见面礼送回去吧。”

汤母给每个孩子都求了一道平安符,另外给两个姑娘各准备了四支精巧的小

珠花,给桓哥儿的是一套小金镯,没有厚此薄彼。

汤婵收了起来,笑着道谢,“都是好东西,您费心了。”

看着这几样小孩用的玩意儿,她突发奇想道:“如今我已经嫁了,您要不再收养个孩子?”

汤母失笑,“瞎说什么。”

“我说真的。”汤婵越想越觉得行,“我知道您跟您丈夫感情好,怕是不愿再嫁,可一辈子那么长呢,您一个人孤孤单单的也不是回事,不再找伴侣,可以再养个崽嘛。当然,我就是这么一说,最终还是看您自己的意思。”

汤母从没想过还有这条路,收养一个孩子?

她表情抗拒,心里却是已经有点心动了,“……再说吧。”

第45章

从侯府回到家里,汤婵和解瑨先一同去给太夫人请安。

太夫人问候了老夫人与汤母,问起今日归宁如何,两人都一一答了。

在太夫人面前,解瑨眼神里带着点罕见的柔和,汤婵看着,不由觉得有趣,原来解瑨在母亲面前,倒一点也不摆高岭之花的架子。

大概了解过情况,太夫人点点头。

她似乎想说什么,但余光看到汤婵,又咽了回去。

汤婵捕捉到了太夫人的欲言又止,见太夫人像是有话单独跟解瑨说,便笑着站起身,“刚刚在宴上吃多了酒,借您的净房用一用。”

太夫人露出一丝诧异,随即眼神软了几分,“去罢。”

汤婵笑着福身下去,太夫人对着她的背影,对解瑨感慨,“是个机灵的懂事孩子。”

是圆滑狡黠,又十分会讨好长辈吧,似乎侯府的老夫人都很喜欢她来着……解瑨一边想着,一边看向太夫人,“母亲有事要说?”

“是,”太夫人回过神,“我是想跟你商量一下府里中馈的事。”

解瑨父兄去世以后,是解瑨一力撑起了侯府,故而虽然解瑨是幼子,解府却由二房当家做主,以往府中的中馈是由许茹娘操持,哪怕侄子解桢成亲,于氏进门,也一直都是如此。

直到解瑨和离之后,太夫人将于氏带在身边,让她帮忙一同主持中馈,也好缓解一下自己的压力。

没想到于氏上手的速度比太夫人想得快,不过两个月,太夫人就完全把担子交给了于氏。

如今汤婵一进门,事情就变得有点尴尬起来。

于氏出身大房,又是长孙媳,按理说中馈交给她管。

但解桢年纪还轻,解瑨才是如今家中的顶梁柱,而且府中产业除了当年解阁老与解大哥留下来的,解瑨这些年也挣来了许多,太夫人同样不想让幼子吃亏。

太夫人缓缓把自己的想法说明白,“……我想着,不如趁这个机会把产业分一分,你们两房各自管自己的罢。”

“母亲这话不妥。”

没想到解瑨却是直接拒绝,一句话就给否了,“您尚在,哪有分家的道理?”

“不是分家,”太夫人强调,“只是分产而已。”

解瑨依旧摇头不同意。

他也能猜到太夫人的想法,可一来父母在不有私财,二来,桢哥儿和德音是大哥留下的唯二骨血,他如何照顾都是应该,又怎么会跟小辈争抢那点东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