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4(1 / 2)

加入书签

收程徵这个学生,更别提为了程徵得罪其他能考功名的弟子了。

吃过一两次亏,程徵便学会了藏拙,每次小考只马马虎虎考个合格,这才少了不少麻烦。后来冯纨的病越来越重,程徵干脆就退了私塾,一心在家照顾母亲。

“这样啊,”汤婵说道,“那你愿不愿意接着去书院上学?”

程徵几不可查地一顿,应道:“全凭夫人做主。”

“那你随我来,”汤婵笑着起身,“我看看你如今大概是什么水平,也好知道怎么跟书院引荐。”

程徵跟在汤婵身后,有些心不在焉地想,解家看好的书院里,应该就不会有那样无聊的渣滓了罢?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每到一个新环境,总是有人当他柔弱可欺,在他身上做一些无趣的恶作剧。

不过他现在算是背靠解家这座大山,这样的麻烦应该会少上一些?

汤婵不知程徵心中所想,来到书房,她让程徵坐下,抽出几本四书五经,随口考校了一番。

程徵收束心思,认真答了起来。

面对汤婵,他自然不会藏拙,于是很快,汤婵从一开始的赞许,逐渐变得惊讶起来。

——这孩子实在太聪明了。

已经学过的东西暂且不提,完全陌生的内容,程徵只要看一遍,就能丝毫不差地背下来。

汤婵的表情逐渐变得严肃认真,还是第一次见到过目不忘的人,知道自己这点三脚猫水准恐怕不够评判,于是等解瑨回来,汤婵把程徵拎到了解瑨面前。

解瑨听她一说,也不由生出兴趣,抽出时间跟程徵关起门聊了聊。

比起汤婵的随意施为,解瑨的考校就严格多了,但一个时辰之后,解瑨也同样没能抑制住心中的惊讶。

“天资极佳,甚至比起我当年都只强不差。”解瑨叹道,“若非我实在太忙,定要将他收作学生不可。”

他难得瞧见一个这样的好苗子,爱才之心大起,“这样的天分,只要有名师教导,不出两年,这孩子便能下场试试了。”

汤婵没料到解瑨的评价居然会这样高,不由惋惜道:“但他的父亲曾是贱籍,后来才脱籍改良……”

解瑨却说道:“贱籍改良三代内不许科举,但若有三位官员保举便可破例。只是士大夫看重名声,能让官员为此破例的良才少见而已。”

汤婵仔细想了想,不确定道:“你这样一说,我好像隐约记得吏部有位陈大人,是书童出身?”

解瑨颔首,“陈郎中本是柳城李家的书童,李氏本家子弟不争气,反倒是他这个书童极为出挑,李家家主便将陈郎中放良,又运作一番送他下场,陈郎中不负所望,果真考取了功名。陈郎中念这份大恩,这么多年一直为李家出力。”

他问汤婵,“那孩子品性如何?”

汤婵沉吟道:“我同他接触不多,但他很知进退,倒不像是为了权势不择手段的人。”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y?e?不?是?ī????ù???è?n??????②?5?????????则?为????寨?站?点

“那咱们继续看看,若是人可靠,收作弟子也无妨。”解瑨道,“桓哥儿没有兄弟,多得一份助力也好。”

他说这话时看了一眼汤婵,汤婵注意到了他的眼神,但只当作没看到。

什么意思,想让她生孩子?

去睡吧,梦里什么都有。

解瑨也只好无奈一笑,认命起身去给认识的人脉写信,安排程徵入学的事情去了。

既然得了解瑨看重,程徵在解家便不再是寄人篱下,汤婵名正言顺地给程徵提了待遇。

之前程徵一直住的是客院,汤婵另挑了一个二门外的院落给他,又给他安排了人手,一应份例只比解桓稍低一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