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4(1 / 2)

加入书签

今天工作不多,傍晚,季一南准时下班,带上常用的小菜篮,去市场花两块买到一只新鲜的番茄,还挑了一根排骨。

回到家,他做了三菜一汤,盛一整碗米饭,习惯性地挑走撒进菜里的香菜。

等吃了两口,才恍然发现那个不吃香菜的人其实已经不在了。

他又沉默着打开手机,想要继续看午休时读过的那段聊天记录,却发现自己没有注意那是哪一天,发了一会儿呆,想要关掉手机时,忽然有人给他打来电话。

找自己的只可能是工作,因此季一南听到对方说英语时,稍微停顿了一下。

“你好,我们是摄影网站的工作人员。”对方说了他们的具体网址,季一南想起,这是李不凡经常发布作品的地方。

“我们和李不凡先生是长期合作的关系,只是最近编辑都联系不上他,因为您是他的紧急联系人,所以打来电话问问,李不凡先生这段时间很忙吗?”

有大概半分钟,季一南都没有讲话。

他本来以为生活已经平静了,却突然有人提醒他李不凡已经去世的事。季一南平静地说:“他去世了。”

这次沉默的人变成了对方。

礼貌的工作人员首先表达了歉意,也说了一些类似节哀之类的安慰季一南的话,季一南都没有什么回应。

到这通电话的最后,那人才问:“我们网站上有很多人是他的粉丝,请问您可以写一份讣告吗?如果您心情很糟糕,我们这边也可以代笔。”

“不用了,”季一南说,“我写完用邮箱发给你们。”

挂断电话以后,他才久违地打开那个摄影网站。

甚至不需要他可以搜索,李不凡的作品就获得了很靠前的推荐位置。

最新的几张全部都是在香格里拉拍的,拍摄时间已经是他最后一次见到李不凡的时候了。

推荐语里写他是“风景大师”,所有发布到网上的照片都没有“人”这个主体的出现。

而这段评价的后面,是李不凡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

李不凡:可能和我从小到大的经历有关,我觉得人的出现是对景色的破坏。自然是自然,人是人,有时候人并不是那么配得上自然。

采访者:所以即使是您的亲人、爱人,您也不会为他们拍摄照片吗?

李不凡:当然不是,照片是最好的留恋方式,如果是我爱的人,我恨不得多给他们拍,但不会选择发到什么平台上,那些是属于我自己的记忆。我不想分享我和我珍惜的人之间的故事,不想它们受到哪怕一点点破坏。

采访不长,李不凡也没有说什么。季一南复制网站的邮箱,点开了自己的邮件,开始写讣告。

他删删改改,脑子还是很空,甚至连一句完整清晰的话都没办法打出来,最后只写了最简洁的版本。

讣告:

我是李不凡的爱人,他于2025年12月9日遭遇意外不幸离世。

与躁郁症的对抗占据他生命的绝大部分时光,我很幸运,能够陪伴如此坚强的他在这个世界走过短暂一程。

感谢大家对他的喜爱和关注,希望他在下一个世界里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键盘声停止了,季一南关掉笔记本,映在脸上的屏幕的光也随之消去。

他继续坐在那张餐桌边,菜凉了个透顶,好像窗外又暗了不少。季一南还是一副很冷静的样子,可他知道自己快要疯了。

一顿饭只吃了几口,他却以为自己结束了晚餐,站起身把米饭都倒掉了,才感觉到饿,想是要继续吃还是干脆不吃了,如同一块雕塑那样忘记了要动,笔直地站了两个多小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