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7(1 / 2)
他一只只掰开谢灵则的手指,“滚开,别拦你爹!”
……
荆州,这里是王伦的地盘。
自从八年前,王伦从刘季手中接过荆州刺史一位,便开始替谢鸢守荆州。
虽然偶尔会出兵平叛,但大多数时间都会留守荆州。
他知道燕国最近不安分,谢鸢已经被激得开始直接带兵攻打徐州。
王伦听到徐州战报,正思索着要不要跟上谢鸢脚步,当时他的军师劝阻了他。
“将军,万万不可。”
这个名叫曹不敏的军师,五年前带着一种战车的图纸来找到他,希望能够投靠他做军师,自言可以为他研究战车,机关装甲。
王伦欣赏他心灵手巧,将他留在了军中,在接下来的相处之中,王伦发现他不仅仅装甲做得好,还能左右逢源,很快就将军营里的人和荆州乃至于远在建康的贵族们都笼络了个遍,竟然是搞政治的好手。
兴许是对于同出寒门的惺惺相惜,兴许是觉得这样的人才不应该被埋没,他顺手就将他提拔了上来。
w?a?n?g?阯?F?a?b?u?Y?e?i???ǔ?????n???0???5?????????
没几年,曹不敏就从一个没有身世背景的无名下卒一跃成为荆州二把手。
他和王伦分析,“楚国势弱,如何能辱外邻,此次交锋,陛下完全不占优势,将军要做的,应该是劝阻陛下不要意气用事,而非和陛下一样莽撞。”
他的话,到底还是有些重量的,王伦想了一下,觉得也有道理,于是写信去问问谢鸢是怎么回事。
但是他再也没有收到谢鸢的回信。
而是探子从徐州发来的密报——陛下深夜密会慕容徽,遇刺,中箭落水,生死不明。
王伦如遭雷劈,脚步踉跄了一下,险些摔落在地。
中间落水,生死不明,八个大字好像一支利剑,刺穿他的胸口,他不由得抓紧了白纸。
“慕、容、徽!”
王伦撕碎了纸片,目呲尽裂,“你怎么敢!”
……
谢鸢遇刺十天后,苏蘅止带着人找遍了淮水的每一个角落,谢鸢和慕容徽依然下落不明。
楚国在徐州和荆州守军倾巢而出,大有当初第一次北伐的气势。
谢渲和王伦受激发兵,这盘棋局已成。
虞兰乘着小舟,回到了扬州。
沿途,世家百姓听闻战争将至,一个个背着行囊,携家带口往南奔逃,远离是非之地,南来北往的船票价格狂涨,逃难百姓脸上全部都写满了惊惧。
侍卫砍杀了想要将孩子丢上船的母亲,哇哇大哭的孩童坠入水中,未几没了声息。
虞兰看着窗外末日般的景象,打着手语,“多年前,匈奴人打过来的时候,他们也是像今天这么逃亡的吗?”
“何止呀?”
坐在虞兰对面的是五十余岁的老人了,他感慨道,“当初胡兵南下,才是真正的绝望。”
匈奴骑兵肆虐之地,才是真正的寸草不生。
无论是燕军还是楚军,都不会对平民下手,他们之所以逃难,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当年匈奴骑兵的阴影笼罩在心头,挥之不去。
虞兰若有所思,然后,他打着手语问道:“那先生为什么还要和匈奴人合作?”
一起搅动局势,先推动燕楚交战,然后再各自夺国。
“匈奴人杀了我父皇,灭我的亲族,又屠戮我朝百姓,我们为何要与他们……”
老先生拍桌,打断了虞兰的动作,“够了,殿下,你懂什么,匈奴人杀人无数是没错,可赵国杀再多人,终究没有灭了大虞国祚,终究不如谢鸢罪孽深重。谢鸢于我朝有夺国之恨,断我朝香火,我们和匈奴人合作一下又怎么了,此乃权宜之计!”
虞兰的手悬在半空中。
片刻后,他眼眸垂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