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2(2 / 2)

加入书签

她鬼使神差放下手,贴近门扉听了一句。

“殿下既已知豫王打算,可有决断?”

沈霓先是皱紧眉头,随即心急跳起来,她扭头不远处看去,与青亭对了个眼色,青亭心领神会,站到一旁松柏下望风。

沈霓轻手轻脚走到窗下,听得比刚才又清楚了点。里面说话的有两人,除了太子,还有一个名叫周鸣山,是太子最为倚重的幕僚。沈霓听说过,前太子妃韦氏和离出家,便是这周鸣山先出的主意。

只听太子道:“七弟这番冒险全是为了我,我又怎会临阵退缩,只是他先前要我答应两件事。”

周鸣山道:“还未曾听殿下提过,是什么事?”

太子道:“一是将来立小郎为储,二是不能重用沈家之人。”

沈霓瞳孔猛然一缩,险些脚下不稳,她紧咬双唇,有意听里面如何说。

周鸣山道:“豫王行事一向极有远见,这是提醒殿下提防外戚之祸。”

太子沉默片刻,道:“事情轻重我自是清楚,沈家是京兆士族,背后牵连不小,至于太子妃,端庄娴雅,是大家闺秀的做派……只是那份狠心与手段,也是名门大族才养得出来,小郎身边我已派人看着,平日还请先生多费心看顾教导。”

周鸣山道:“自当尽力,小郎年少聪慧,小小年纪已瞧得出是良才美玉……”

沈霓深深吸一口气,手兀自颤抖,她朝青亭看去,只见她手连摆几下,示意该走了。沈霓头昏目胀,刚才听见的那几句话,仿佛一记重鞭狠狠抽打在她心上,后面的话无心再听,她转身匆匆离开。

房中议事的太子忽地朝门看去,眼中藏着犀利,“谁在外面?”

里外都安静了一瞬,很快便响起静忠的声音,“小人在外看着,时辰已晚了,殿下可要用饭?”

太子想着刚才议事已久,又留下周鸣山单独说话,便对外面说了一声摆饭。

沈霓扶着青亭的手,快步离开书房附近,一直回到寝殿中,她才急促地呼吸,跌坐在榻上,青亭大吃一惊,要去叫人,被沈霓叫住。

她往后靠着身子,两行泪忽然就落了下来。

青亭在一旁劝些什么,沈霓耳边飘飘忽忽,翻来覆去想着刚才在书房外听见的话,她咬牙道:原先只当他对潘良娣是旧情难忘,原来是防着我,防着沈家。最可恨就是豫王,太子府的事与他何干,当初拒婚不理的是他,我好不容易忘记前事,做了太子妃,他竟还要来绝我的后路。这种时候还不忘与太子商量为小郎铺路。实在可恨!

若等太子登基,立小郎为储,她这个太子妃又如何自处,莫非要等太子去将韦氏从庙里接回来。沈家为她倾注了多少心血与功夫,却让李业李承秉兄弟小瞧了去。

沈霓目光渐渐怨毒起来。她的儿子才出生没多久,生得白嫩可爱,所见之人无不夸赞。太子平日扮作一副慈父模样,背地里却一心只为韦氏留下的儿子打算。沈霓如何能忍得下这口气,为着沈家,为了儿子,她也该好好谋划应对。

青亭倒了碗热茶过来,只见沈霓脸色青白,在灯下瞧着竟有几分可怕。

沈霓擦干眼泪,慢慢将茶喝了,青亭伸手拿茗碗时被她一把抓住,吓了一跳,“太子妃?”

“你明日去找兄长……不,直接去找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