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90 章 闵公二年(5)(2 / 2)

加入书签

【下军这次的主将则说,杂服奇怪不正常,金玦则无可挽回。即使回到国都又有什么用呢?国君已经有对太子下手的心思了。】

【可以发现这些人说话其实都是越来越大胆的,第一个人还在装傻安慰自己,然后狐突指出现实以后,大家伙就开始面对现实。不过按理说晋献公既然心里已经有想法了,就不可能安排的将领都是太子申生的心腹。】

【但是这段情节中,即使是最开始还对晋献公有所期待的先友,也是站在太子申生的立场上发言的。太子申生得群臣之人心可见一斑了,尤其申生其实也不是夫人的儿子,晋献公的正妻就没儿子。而没了太子,狐突的两个外孙都有一争之力。】

【继续回到众人劝说申生跑路这段,下一位将领说,这衣服哪怕是狂夫也不会穿,何况国君说“尽敌而反?()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敌人能杀得尽吗?哪怕杀尽了,还有人给国君私下里进谗言,不如违背国君的命令算了。】

【既然大家基本达成了共识,狐突就想付诸实践了。但这时候最后一名将领则表达了反对,他说,违背命令是不孝,事情做了一半放弃是不忠。尽管我们已经知道了国君不怀好意,我们也不能做不忠不孝的恶事。你还是一死以对吧!】

【嗯……怎么说呢,就最后这人就很怪,尤其是对别人说那你死了算了这种话也太那啥了。但是《晋语一》里有类似的话,是申生听了劝告以后自己说的,说他战死好歹还能有声名存于世间。】

【很好,只能说又到了我们难以理解的高尚品德时间了,表示尊重祝福。】

【既然没跑路成功,那就只能战了。开战之前,狐突还是想再抢救一下,劝申生说:还是别打了吧,以前辛伯谏周桓公的时候说过,内宠与王后并立、外宠与正卿分权、妾生子与嫡子一个待遇、封地上的大型城邑与国都相同规格,这些都是动乱的根本。】

【当时周桓公没有听从他的建议,最终导致了灾难。如今动乱的根本在晋国已经存在了,你还能安居太子之位吗?你应该保重己身,这才是孝;不战,才是安民。你考虑一下啊!何必要危及自身来更快地获罪呢?】

听到这里,诡诸冷嗤一声:“妇人之仁。”

“长兄若是不够心软,君父年老体衰,未必能与之争。”重耳朗声道,在针对他父亲的时候他从来不曾压低声音,几乎称得上是刻意展示给在场众人,“我曲沃一脉如非数代经营也不会有今日,不忠不孝又如何?”

“哦,或也有失偏颇。若是君父尚在壮年,本也既不会为美人所动,更不会忌惮自己的儿子。嗣子为群臣认同,于国于民都是好事。就好像祖父入主翼都后,不也是将一生的事业都安然托付给了君父吗?”

他眉毛一挑:“您为什么没有早些死呢?”

熊恽大笑拊掌:“生前还略有几分声名上的顾忌,如今则不然……哈,真不愧是你晋侯重耳。”

“还要多谢楚君款待一场才是。”重耳礼貌颔首。!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