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70章 为什麽会找上我们?(2 / 2)

加入书签

最后的几百秒,仿佛被无限拉长。

超导磁体系统开始发出不同寻常的嗡鸣,液氦消耗速率显着加快,这是超导态接近极限的徵兆。

「线圈失超风险升高。」低温系统操作员发出警告。

相比几千万度的等离子体,零下二百多度的液氦环境反而是最大的风险之一。

因为一旦线圈的电阻升高,那麽强大的电流热效应将会瞬间熔毁一切。

这几乎是唯一有可能导致设备本身损坏的事故。

周新同知道,必须结束了。

他果断下令:「启动等离子体电流缓慢下降程序,,注入缓冲氦气层。」

密闭的真空室内,炽白的等离子体环亮度开始衰减,体积也逐渐收缩。

当计时器最终定格在4175秒时,最后一丝光芒在真空室中熄灭。

所有的加热系统丶电流驱动系统相继关闭,只剩下维持真空和冷却的设备还在低鸣。

主控室内更是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一起看向那最终的数据汇总屏幕。

但没有人出声。

因为大家都在等待着最后的宣布。

周新同深吸一口气:

「本次实验,等离子体持续时间:4175秒,中心电子等效温度峰值:5220万摄氏度,全过程Q值1.08,确认实现净能量增益……」

短暂的沉寂后,压抑许久的欢呼声和掌声终于如同火山般爆发。

一个小时又十分钟!这是人类磁约束聚变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里程碑!

虽然5220万℃的温度仍不及此前由EAST所创造的记录,但却已经远远超过了太阳中心的1500万℃,已经毫无疑问地跨入了聚变的门槛。

而更重要的是。

那份资料中的理论,不管它是从何而来。

都基本可以确定是可信的丶准确的。

在欢呼声中,周新同依然保持着最后的清醒:

「大家辛苦了!这是历史性的突破!但庆祝先放一放。安全组,立即执行标准停机后检查流程,确认所有系统状态,尤其是偏滤器靶板和第一壁损伤情况。数据分析组,立刻开始完整数据备份和初步整理!我们要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准确无误!」

兴奋的众人立刻收敛心神,重新投入到紧张的收尾工作中,但嘴角的弧度和说话时语气中的雀跃,却是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住的。

他们知道,这份沉甸甸的数据,将是华夏聚变事业最有力的宣言。

就在这时,在工位上沉思许久的邝忠昕突然起身,来到周新同和另外两名组长身边,低声问道:「主任,试验很成功,大家都很振奋……但我一直在想,为什麽这麽重要的验证任务,会落在我们HL-2A头上?」

「我的意思是,论装置性能,论团队经验,庐州那边……」

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确。

西南物理所和HL-2A虽然也是国内重要力量,但公认的领头羊是庐州的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和EAST装置。

这种划时代的技术验证,按常理应该由最强的团队在最先进的装置上进行。

旁边的宋金航也点头道:

「是啊,而且从拿到资料到现在,除了保密部门必要的监管,上面……包括科工委和核工业集团的领导,甚至国内聚变领域那几位顶尖的院士,似乎都没有特别过问我们这边的进展?」

「就连这次决定进行一小时量级测试的决策,也是我们基于资料内容自己提出的。」

周新同脸上的笑容慢慢敛去。

他环视了一下正在忙碌收尾的团队,又望向主控室外那庞大的HL-2A装置轮廓,沉默了几秒钟。

实际上,这也是之前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甚至为此以西南物理所的名义向上级询问过,但并没有得到任何正面回答。

最终,周新同缓缓开口。

「你们说的没错。」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洞悉的意味,「这份资料的价值,远超我们这次试验本身……而上级之所以把它交给我们,而不是庐州等离子体研究所……」

他顿了顿,目光似乎穿透了墙壁,投向了遥远的东方。

「恐怕只有一种合理的解释……」

丁宣脸上的表情微微变了变,接上话道:

「您的意思是……庐州那边,有更重要的任务?」

另外两人闻言,纷纷摆出「震惊脸」。

很难想像,到底有什麽事情,能比他们刚刚所实现的4200秒成就更加重要。

只有周新同笃定地点了点头:

「等着看吧……咱们聚变产业的春天,估计要来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