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84章 皇帝的新衣(2 / 2)

加入书签

陛下要是愿意体面,就以军机要务为由,建个枢密院丶右书房行走丶军机处之类的衙门,内阁继续做内阁的事儿,陛下继续做自己要做的事儿。

这种另设衙门,绕开内阁,是一种很体面的做法了。

永乐年间,不同意北伐的大臣很多,成祖皇帝就搞过李代桃僵,陛下对付翰林院丶都察院丶国子监这些贱儒扎堆的衙门,不一样用的这种法子?

都察院再跳,反腐司就会扩充职能,取而代之。

都察院御史们现在这麽老实,不就怕陛下一生气把他们给全替掉吗?

陛下要是不愿意体面,直接把内阁驱逐,换一个内阁就是,隆庆六年,高拱就被这样换掉了。

散装西班牙,自治共主费利佩都能解散国务委员会,一意孤行,大明这种权力高度集中于皇权的郡县帝制,就更能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了。

「其实,看一下也没事。」张居正倒是颇为坦然的说道:「看一看也好,这事儿既然已经做了,不看,只会更加好奇。」

这就是诛心的可怕了,只要一开头,就不可能结束了,不让皇帝看,皇帝一定会心心念念,还不如形成常制,看多了,反而能习惯了。

凌云翼看了张居正一眼,彼此眼神都非常无奈,事到如今,只能选择相信陛下了。

高启愚不是不知道后果,他就是对陛下的信念足够坚定,高启愚相信陛下一定能守心明性,高启愚相信十九年如一日弘毅的陛下,比张居正更加相信!

冯保上前,把红绸布拉开了。

「顺天府怎麽回事!这麽少?!」张居正第一眼就看到了顺天府那触目惊心的『百一』二字!他甚至有点头晕目眩!

每1%就会换一个颜色,已经涂色的部分,比例越高颜色就越深,徐州府是朱红色。

就数顺天府最低,几近于白色。

应天府都有百二(2%),松江府有百三,而环顺天府周围,大同府丶保定府丶永平府(唐山丶山海关)丶河间府(天津)等地,统统都是百四。

顺天府这百一,太刺眼了。

「不是,这…」凌云翼惊讶无比,连朝鲜平壤府都有百三,甚至汉城府都高达百四,这代表着凌云翼在朝鲜统治的大成功。

而辽东已经填色的辽宁府,也有百四之多。

没有拉开红绸布之前,张居正和凌云翼非常担心,患得患失,等到拉开之后,张居正和凌云翼已经完全不担心了,除了总督府这些地方,没有地方能比顺天府更低了。

反贼就在脚下!

现在这份堪舆图还没涂满色,但已经具备统计学意义了,朱翊钧看着堪舆图一时间不知道该哭该笑,龙椅真的成了黄金马桶,朱翊钧要坐镇京师,只要活着就要震慑反贼。

「其实也正常。」朱翊钧坐直了身子说道:「和俺答汗冲突,到隆庆二年,顺天府丁口,连孩子都算上,只有72万众,隆庆二年之后人口才开始缓慢恢复,大部分都是逃难入京者,他们对京师本就没什麽归属感。」

「居京师大不易,心里自然会有些怨念,到了登记主动应徵者时,想的自然是:凭什麽是我?」

朱翊钧已经逐渐接受了顺天府最差这个结果,有个1%已经很给面子了。

「什麽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张居正面色变得极其难看。

陛下说的有道理,但不充分。

嘉靖二十九年,俺答汗入寇京畿之后,顺天府人口流失确实非常严重,陛下说的是实情,可是宣府大同流失人口更多,可宣府丶大同府,都是百四。

京师这百一,说是京营强横丶京师歌舞升平日久;说是京师人口流失都是流徙之民;说是迁徙富户富户都有怨气如此种种,这些理由都对,但不够充分,怎麽看,这百一都没法交代。

这揭晓答案的一瞬间,完全不必担心皇帝胡闹了,也不用想什麽克终之难了,京营驻扎的地方就已经是最不忠的地方了。

朱翊钧看着堪舆图觉得好玩,越靠近驰道丶越靠近运河,应徵者的比例就越高;

这麽多年皇帝的努力,没有白费。

「其实这份堪舆图提醒朕了。」朱翊钧颇为感慨的说道:「万历十三年林辅成说,万历万历,万家皆戾,朕一脚把他踹到了南洋去,但今天看着这堪舆图,确实如此。」

「松江府这3%,其实也不算多,先生,松江府可是大明唯一一个完成商品经济蜕变的,只有3%,真的很少了。」

松江府的穷民苦力过得日子很苦,辛苦一天只能赚三五十个大钱,可即便如此,松江府穷民苦力的生活,已经是乡野农民无论如何都会羡慕,求之不得的安稳了。

按理说应徵人数和总人口比例,也就是动员率,和生产力正相关,毫无疑问松江府的生产力极强,松江府的组织能力也很强,松江府的3%和顺天府的1%都不算高。

后世,工业时代,能把动员率拉到10%甚至更高,松江府这3%低于了大明农业社会的4%,很能说明一些问题了。

人们心里有怨气,林辅成没说谎话,只能说这几年执行分配,减缓了部分的分配问题,但远谈不上解决。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把分配卷拿出来继续念经了。

松江府和顺天府的情况是非常类似的,顺天府几乎完成了商品化经济的蜕变,之所以有1%和3%的差别,是因为松江府吃满了开海的红利,而顺天府没有。

年富力强的君王,在看到了这份近乎于忠诚度测试的堪舆图时,首先是反思自己是不是没有做好,尤其是没有做好分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但年迈力衰的君王,在看到这副堪舆图的时候,会作何感想?

「等朕六十,也就是万历五十年的时候,就把这堪舆图撤掉好了。」朱翊钧为了应对克终之难,制定了一整套的制度,去防止克终之难的发生,至于到时候能不能执行下去,到时候再说。

朱翊钧从来不相信一个人能够永远保持理智,哪怕是他自己。

「好了,这东西也只能做个参详,朕心里有数就行。」朱翊钧示意冯保盖上了红绸布,这东西不能多看,多看心就乱了。

「环太商盟的差事办的很好,少宗伯卖给墨西哥三百万银的船舰,之后火药盈利,还能更多。」朱翊钧告诉张居正一个好消息,利润不高,只有区区的二百七十万两。

军火生意都是这样的,卖的从来不是军火本身,而是安全,安全的价格从来都不低,而且是长线生意。

36%的年息,会逼着佩托总督去拼命,因为拉满十年,光是利息就高达九百万两白银。

「西班牙今年没有派使者前来大明,甚至连大帆船也只有三艘。」张居正有些担心的说道:「葡王安东尼奥,跟费利佩打了两仗。」

自从前年费利佩因为葡萄牙抛售金债券恼羞成怒,派刺客刺杀安东尼奥,杀死剑圣马尔库斯之后,两国的关系开始急速恶化,甚至有了开战的趋势。

安东尼奥选择了认怂,但这种认怂没有换来任何的宽待。

因为费利佩忽然发现安东尼奥是个软柿子,比英格兰人好捏的多,从海上到陆地,摩擦开始加剧。

去年九月,安东尼奥一改常态,宣布要为马尔库斯复仇,双方的摩擦很快升级为了冲突。

这次费利佩出动了足足十个大方阵,总计三万馀人,进攻葡萄牙,安东尼奥派遣了两万五千大光明教护教军迎战。

起初费利佩的军队行动迅速,进攻很快,短短三个月就打到了距离里斯本只有120里的圣塔伦城。

圣塔伦在塔霍河西岸,西班牙的十个方阵在河的东岸,西班牙军队攻城略地士气如虹,叫嚣着要在七天之内,拿下里斯本。

打到这里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安东尼奥之前认怂的战略是对的。

葡萄牙的纵深太浅了,一旦西班牙这个泰西霸主认真起来,并且愿意付出足够代价的时候,葡萄牙绝非西班牙的对手。

圣塔伦之战开始了,本该防守的大光明教护教军,非但没有防守,反而趁着夜色渡河后,突然出现在了西班牙军队的东北方向,这打乱了大方阵所有部署,惨烈的血战开始了。

国王安东尼奥身先士卒,王旗始终飘扬在战场之上,很快,护教军付出了近半的伤亡,击退了西班牙的进攻,战后安东尼奥非但没有休息,反而乘胜追击。

在月光河谷,安东尼奥率领疲兵,彻底击溃了西班牙军队,西班牙十个大方阵,只有一个逃回了西班牙,剩下的两万七千人或死或俘,永远留在了葡萄牙。

一共七名方阵长丶十二名军士长丶二十四名随军首席教士被俘虏,安东尼奥一战成名。

战后,安东尼奥释放了所有的贵族俘虏,派遣使者到西班牙求和,的确是求和,不是议和,因为继续打下去,葡萄牙必输无疑。

而且圣塔伦之战丶月光河谷之战,其实都不是安东尼奥有多厉害,是已故剑圣马尔库斯的遗策,在很早的时候,马尔库斯已经制定了计划,每一步都是兵行险招,而且只要一步错,就会彻底输掉。

诱敌深入丶夜袭丶短兵相接丶国王身先士卒丶追击,都是马尔库斯生前就想好的唯一胜机,而且执行这个计划,要求安东尼奥有足够的勇气。

渡河被发现,或者渡河之后战败,所有人都会死,如果安东尼奥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圣塔伦之战,也是必输的局面。

安东尼奥还真没有这个勇气,自从做了国王之后,安东尼奥有点得过且过,非常懈怠,国事归汉士族管,戎事归剑圣马尔库斯管,他这个国王过得十分骄奢淫逸。

但马尔库斯死了,安东尼奥渡河偷袭,完全就是奔着鱼死网破丶殊死一搏去了。

「安东尼奥打赢了圣塔伦之战丶月光河谷之战,但他的求和,给足了费利佩面子,那到底是安东尼奥赢了,还是费利佩赢了呢?」朱翊钧对这一战有疑惑。

战场上,安东尼奥赢了,可战场外,费利佩赢了。

安东尼奥派遣了一个庞大的使团去求和,声势浩大,姿态放的很低,竭尽所能的夸耀西班牙人的勇猛,那些俘虏仿若英雄一样,再加上一些宫廷秘书的配合,马德里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一场堪称『皇帝的新衣』的表演开始了,全马德里,包括葡萄牙人都在哄孩子一样哄着费利佩开心。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西班牙大方阵打进了里斯本,把安东尼奥俘虏了!

「费利佩赢了,他要的是西班牙人相信他还能获胜。」张居正仔细思索了下说道。

对费利佩而言,战场的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对内宣布获胜,并且让人们相信。

安东尼奥没有被短暂的胜利冲昏头脑,而是选择了配合演出。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