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零一章 苦难的行军(2 / 2)

加入书签

邵勋已经决定今年在洛阳过年,原因很简单:方便办事。

因此,从十月中开始,平阳那边就开始了搬迁。

官员、军士及其家人,浩浩荡荡,分批前往洛阳。

******

蒲洪所部同样在十月中旬就出发了,他们同样需要先去洛阳,但最终目的地是汲郡。

一路车辚辚、马萧萧,扶老携幼,踟蹰前行,于十月二十四日才抵达京兆郡最东面的郑县。

在一座破破烂烂的城池休整时,县里送来了一批干草、糠麸、粮豆。

数量肯定是不太足的,蒲洪看着掉膘严重的牛羊马匹,叹了口气。

氐人半牧半耕,牲畜是他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长途跋涉之下,损失肯定很严重,而朝廷却不会给他们补牲畜,只会给些许绢帛。

那有什么用?

但没办法,实情便是如此。若不满意,当初就不该同意上路,而是奔回略阳老家,据城而反。

老实说,听到杨难敌兄弟造反的消息时,蒲洪是有那么一丝悔意的。但那会已经上路走了好几天了,路上还有一同东返的左骁骑卫邵慎部数千人监视。

他们全是积年老兵,自己这边则是拖家带口,青壮与妇孺搅和在一起,没有任何胜算,于是只能按捺住心中的各种情绪,硬着头皮东行。

好歹他被梁王任命为威远将军(从四品),略阳蒲氏也改籍汲郡,乃虏姓乙等,有此好处,先忍了吧。

他们休息的这座城池乃汉沈阳故城,往东走四十多里便是弘农郡华阴县了,华阴县城往东四十里则是潼关——潼关距长安不到三百里。

晚饭做好时,远处响起了马蹄声。

老弱妇孺一阵惊呼,精壮们立刻集结了起来,部落小帅、氏族首领满头大汗地分发兵器。领到器械的则开始列阵,骑兵则牵来马匹,遥遥看着蒲洪所在的营帐,等候下一步命令。

略阳可不是什么良善之地,不警醒的话早让人干死了。今日这种场面,他们在实战中演练过很多次了。

还好,马蹄声渐渐停止了。片刻之后,数十骑自一张木桥过河,来到了渭水南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