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章 所重之事下(1 / 2)

加入书签

进入三月之后,代北大地突然就“醒”了过来。

河水哗哗流淌,嫩芽破土而出。

鲜艳的花朵点缀枝头,高大的柳树在风中舒展着腰身。

朵朵白云之下,牧人们也忙活了起来。

他们的房屋似乎一年比一年好,有些人甚至已经舍弃了穹庐,开始习惯于居住在土坯或木板修建的房屋内了。

老人们嘴里碎碎念着,说当年去了哪些地方,那里的水有多么清冽,那里的草木有多么茂盛,那里的池沼蓝得像一面镜子。

说到最后,竟然有些感伤起来。

渐渐长大的少年们哄笑一声,四散而走。

他们现在很少四处乱跑了,别说祖辈了,和父辈都不太一样。

他们印象中有孩童时居住的穹庐,但那些毡布、绳索、木柱已经堆在家里很久没用了。

他们现在经历的,则是父母族人共同努力,一点点堆砌起来的土坯房。

他们会跟着父亲修缮屋顶,却不再给毡帐系绳索。

他们会跟着母亲去商队那里挑选布匹、家什,生活中已不再只有牛羊。

他们仍然记得孩童时骑羊,稍长成后骑马的旧事,但又多了脚踏实地、练习步战的内容。

他们不一样了。

洛阳吹来的一阵风,在代北大地上掀起了巨大的改变,所有人都被裹挟其中,无论你喜欢还是憎恶,都被迫跟着改变。

老人骂了一番丢失传统的少年,因为没人会听他讲草原英雄的故事了。

远祖时代的神话传说,苍狼与白鹿,他小时候百听不厌。

但现在的少年却只津津乐道谁当了官,谁家里多了很多中原器物,谁又拿着七彩的绸缎披在美丽的少女身上……

“唉!”老人重重叹了口气,带着受伤的表情,呃,舂米去了。

“嘭!”老人吃力地抱着木碓,在石臼前给粟米去壳。

“嘭。”不远处的瓦罐中飘散出了粟米粥的香味,老人身上陡然多了不少气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