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六章 土断与商下(2 / 2)

加入书签

孙佐嘿嘿一笑,若无我勠力经营,羊夫人焉能如此受宠?

他很快便与老妪作别。临行之前,给了人家一匹绢作为报酬。

淮南、江南是比较落后的,几乎见不到品相这么好的绢帛,一匹足够老妪用很久了。

吃罢午饭后,孙佐又走了几处,随意问询。

孙松跟在后面,不停地记录。

而就在这种记录中,一个庄园的雏形便展现了出来。

八月二十日,孙佐回到了寿春,少府少监曹嶷也抵达了此处。

此人六月还在平城,两个月后就来寿春打前站,端地卖力。

不过,他见到早上起雾,便有些疑忌,怀疑这是瘴气。

“曹公勿忧,这是雾。”杨宝站在船头,大笑道。

说话间,轻舟已顺着黎浆水拐入了芍陂。

陂中已有十余艘舟船,每船载有二三十名兵士,皆挎刀持弓,严阵以待。

曹嶷看了,不由得有些紧张。

“放心,江东水师已退。”杨宝说道:“庐江或有性习水战之人,但多在南边,北边甚少。纵有,亦可搏战。”

“看到那边的水门了么?”他手一指,道:“那便是邓艾治芍陂时所修大香门。东吴全琮曾将其挖断,芍陂屯田一片汪洋。晋时淮南相刘颂将其修复,故又可屯田,惜无人。”

“今得阳泉,芍陂北边无忧。今冬但疏浚沟渠,恢复旧田即可,明年开春后便可耕种。”

“若贼人水军再来,则如何?”曹嶷问道。

“张都督有意入冬后攻庐江。”杨宝说道:“贼人必在合肥重兵设防,攻庐江可出人意表。若能得手,还可全有芍陂之利,岂不美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