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章 敲定(2 / 2)

加入书签

他当年答应过糜晃与他家结亲,虽然是两个人私下里在山坡上说的,周围没别人,当时的目的也不单纯,但终究是说了。

欺人可以,无法欺心。

糜晃身体不好,供军院几乎都是由两位少监负责,他这个正牌院监一年能上几个月班就不错了。

邵勋觉得没法拖下去了,果断卖掉四儿子虎头,让他娶糜晃的孙女。

当然,他知道糜晃其实想和邵家嫡子结亲,年龄合适的只有今年刚十六岁的秦王邵瑾,多方权衡之下,邵勋还是否决了,让老四与糜家结亲。

糜氏在汉末只是富商家庭,晋朝也只是东海小士族,但到了这会,原本晋朝的皇亲国戚东海王氏已经隐隐比不上糜氏了。

这个家族影响力遍及东海、兰陵、下邳、彭城诸郡,东海又是“帝乡”,糜家生意做得四通八达,也不会委屈了虎头。

另外,邵勋悄悄打听过,糜晃的这个孙女不是“坦克”,而且模样清秀,还很有钱,不差的。

这两件事敲定之后,邵勋暂时放下了一些心思。

女人多,孩子就多,年年有婚事,年年有孙辈出生——赵王妃沈氏就已身怀六甲,快生了。

大儿子、二儿子还在外面“浪”,很快也要回来了。

接下来还有五子、六子、七子……

“陛下何时回来?”庾文君轻声问道。

“很快的。”邵勋说道:“代国已经征讨过两次了,不服的人不多了,应不至于大动干戈。人家内部还四分五裂,乌桓人、汉人不会跟着造反,鲜卑人自己不打起来就不错了。这个天下,没人能被我放在眼里。”

庾文君又嗯了一声。

邵勋侧过身子,看着妻子,道:“王夷甫近日都不会来朝中,洛阳之事,你多担待着点。临走之前,我会设政事堂,大小事务皆由政事堂处分,若有不决你再出面裁断,一如往昔。”

庾文君眼睫毛颤动不休,片刻之后,她大胆地看着邵勋,道:“陛下,梁奴以前小,现在十六岁了,为何不由他监国?许多事妾做不来,也做不好。”

邵勋有些沉默,道:“十六岁,如何服众?自古未有,太小了。”

“那要几岁?成家后?还是行冠礼之后?公卿王侯之家,梁奴这个年纪已经行冠礼了。”庾文君问道。

邵勋无奈地笑了,道:“你今日……是不是这一年我来昭阳殿少了?”

见他转移话题,庾文君便不再说了,只是不太高兴。

邵勋看了她一眼,不知道为何皇后突然提起监国之事。

监国可以由宰相等大臣监国,可以由宗室监国,也可以由皇子监国,不一定要太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