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章 宗室与家底(2 / 2)

加入书签

至此,邵瑾对并州的形势有了更深的了解。

以前有人告诉他并州大族凋零,但干巴巴的一句话远没有实际看到的令人震撼,再加上之前僚属们提及令狐氏要自己种地的事情,太原士族是真的完了,至少变成后汉那种纯以经学传家的士大夫了,就是不知道他们在经学上的造诣如何……

寒暄完毕后,三邵同乘一车,入了晋阳城。

牛车行得很慢,每至一处,邵光都要仔细介绍。

“殿下,那便是武库了。”邵光指着一处重兵把守的高墙大院,说道:“太原只有三千郡兵,然武库存有长枪万二千根、马槊两千、步军大盾二千四百面、马军圆盾二千、弩二千四百、弦七千二百、矢十二万支、弓梢一万二千、弦三万六千、箭三十六万、环首刀一万口、重剑一千二百、长柄斧一千二百、绵衣……”

邵瑾心算了下,道:“陛下率银枪右营、黑矟中营北上,便是空手而来,直接取用晋阳武库器械都够了。”

邵光一听,不由地多看了邵瑾一眼,秦王很懂行啊,这就是为一万二千禁军那样的部队准备的武器。

“前番在安定平叛,对军中用度有所了解。”邵瑾说道。

邵光欣慰地点了点头。

牛车走了一段后,邵光又指向一处,道:“此为晋阳大仓,非司农寺所属,可供一万二千军士支一年。其有粟麦四十万斛、盐六千七百五十斛。除此之外,尚另存粟麦粮豆一百三十五万斛、粗盐一万三千斛。若战事大起,会收储干草,数以百万捆计。”

马比人能吃多了,这个仓库竟然是按一人双马的标准配备资粮的。

“前日赈灾……”邵瑾说道。

“已拨发二十万斛。”邵光严肃地说道:“剩下的仆不敢动,且会尽快补足,此为邵氏平叛预备。”

邵瑾没有再问。

族叔是真的用心,难怪父亲一直让他在晋阳干着,且慢慢升任并州刺史了。

牛车最后在刺史府前停下了。

其实不单刺史府了,太守府、县衙也在此处,合在一起办公。

邵光指了指占地广阔的院落,道:“天子诏令,设晋阳左右藏。并州诸郡所收绢布,皆存于此处,随时调用。左藏现有绢八万匹、麻布十万匹,右藏多为杂色器物,如马鞍辔、金银衔辔、金银器、彩绫锦缎、食器、酒樽、上等被褥、锦帐、白毡等。”

“一有战事,并州资粮即刻停止外运,悉数集于此处,充作军赏。”

“太原八府、新兴三府、雁门二府、代郡、广宁各一府,总计十五府一万八千卫士,每年冬闲时,除上直、出征之兵外,多集于太原,操练军阵或进山围猎。其有佼佼者,取右藏器物赏赐,以资鼓励。”

“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殿下,这便是邵氏根基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