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上班(2 / 2)
父子三人很快被引到了鸿胪寺的客馆,才吃了顿午饭呢,便有人匆忙而至,宣三人入宫觐见,于是又乘车至汴梁宫,在迎秋门外停下,通禀一番后,入了龙鳞殿。
此殿位于黄女宫西北、芳洲亭东偏北,非正殿,亦非寝殿,乃天子召见不太重要人物时的场所。
比如召集一帮“名士”吟诗作赋,或举办不太重要的节日宴会之类——重大节日宴会一般在观风殿赐宴,皇后则在甘露殿赐宴。
慕容翰父子三人入内后,便在偏殿等待。
邵勋则在与颜含、颜髦父子闲谈,秘书郎王羲之心事重重地做着记录。
“颜公所言甚是,而今只度永嘉之后所占田地。待诸族于江南小有所获后,会再度一次田。”邵勋说道:“‘国弊家丰’之评语极为妥帖,可谓道尽后汉以来诸多乱象之根源。”
“朝廷无钱,以致兵微将寡,甚至连驱使胡人打仗都要赖账。不得已之下,极为倚重豪族之兵。如此,帝室岂能振作?”
“北地固有依官品占田之制,然大体还算均田。这个天下,朕操持至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颜公德高望重,何不来帮我?”
言辞恳切,又契合颜含的理念,老登真的很纠结。
他们这个家族,比较偏重文化士大夫类型,部曲庄客不多,门第也不高,以至于当年嫁个女人给太原王氏的王浑当续弦妻都被群起反对,认为门不当户不对。
但颜含不在乎,读了一辈子书,他有自己的理念和坚持,忠信礼义仁孝之类是他一直以来的行为准则,财产都是浮云了,够用就行,能践行自己的理念才更让他欣喜。
可惜啊!当初以为北地要沦于胡虏之手,早早做了琅琊王的幕僚,渡江南下了,谁知道邵太白能折腾出这么大的名堂呢?
若留在琅琊郡不走,他也算邵太白半个乡党(琅琊郡就在东海郡北边),如何不受重用?
喟叹一声后,颜含说道:“仆已无心仕途。”
邵勋了然,又道:“素闻颜公品行高洁,不置田宅,颇多感慨。定鼎门大街宣仁坊中有一空宅,可供颜公暂住。”
颜含正要拒绝,却听邵勋又道:“汴梁城中有不少胡人子弟,颜公若能开馆授徒,有教无类,将来史书上亦能有浓墨重彩一笔。”
颜含顿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