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79(2 / 2)

加入书签

说到建元集团,袁伯民看江远的眼神,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抓过毒贩的都知道,这些毒品大佬身边的防火墙有多厚,修建的防火带有多宽。而江远覆灭建元集团,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期间多次与建元集团拉扯不说,他本人也险些被泥头车给撞死。

要不是江远当时已经建立了相当的名声,又得到警队上下的鼎力支持,后续的情况还很难说。

而且,江远也不是第一次覆灭毒品集团,经常出现在禁毒情报上的“水晶游轮”,就因为江远在苏岛时的调查,硬生生被以“摄毒网”的名义给干掉了。

想到这里,袁伯民竟然有一点赧然。

不论是建元还是“水晶游轮”,都是规模极大的正经毒品集团,而自己平日里调查的毒品团伙,虽然也是凶残至极,危害巨大,但就规模和调查难度上,可是小太多了。

现如今,全国一年要打掉差不多1万个毒品团伙,真正能称得上毒品集团的,就太稀罕了。

就在袁伯民想三想四的时间里,江远也将他随身来的卷宗看完了。

在将剩下的一点文件递给柳景辉后,江远道:“袁队,我刚才说重头来的意思是说,既然禁毒支队这边的线索不足,我们就从头开始,重新调查,不需要拘泥于长剑和红脸。”

“麻烦您详细说说,我没太理解。”袁伯民给江远递了一支烟,啪的给点燃了。

啪啪啪啪。

有了这个开头,在场的刑警纷纷点起了烟。什么健康生活,做刑警久了就会觉得,活着已经不容易了。

江远过嘴烟装装样子,道:“咱们互相谈谈,我也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长剑、红脸,包括我们要找的红脸的上级,其实都是在固定的区域销售的。”

w?a?n?g?址?F?a?布?页?ī???????ε?n?2???????⑤?.???????

“基本上是这样。他们这个级别的,跨区域很难。越是基层做毒的,越是要对本地熟悉。”袁伯民弹弹烟灰道:“没有本地优势,一个生面孔,几天就被我们干出来了。”

“那我觉得,找制毒工场,不是比找李四哥一个人容易?”江远问出一个直击灵魂,但在袁伯民听来极傻的问题。

袁伯民甚至有点着急,道:“制毒工场不用出来,单纯生产就行了,破绽极少,直接找怎么找得到。我知道您的意思,是想通过理化分析来找吗,但这种方式,说实话,它是默认工厂不迁移,或者固定位置排废水的,第一批遭殃的毒品团伙刚被抓,其他团伙就谨慎了。”

袁伯民特意道:“现在的工场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制毒用的化学品一次攒足了,悄悄运到某个地方,几个人躲进去闷头开工,一波全部生产完了,甚至中途换地方生产,最后再换地方进行销售,所以,咱们就算是现在想找工场,很可能也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