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63章 丧事与喜事(1 / 2)

加入书签

第963章 丧事与喜事

次日,天顺侯薨逝。

李云并没有到场,只是派了晋王正,去现场全权处理后事。

本来,一个侯爵病逝,用不着李正这种级别的宗室处理,但是武元承毕竟不一样。

他是正经的天子,是曾经天下公认的皇帝,而且旧周最后二十年虽然天下大乱,但是毕竟二百多年的朝廷,到今日依旧有一小部分人,心里是记着旧周的。

如果不处理好武元承的后事,那麽很有可能就会有人,拿着这个由头生事,说不定还有阴谋家会藉机谋乱。

朝廷虽然不怕,但是对于一个政权,或者说对于这个想要发展壮大的政权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稳字。

李正一早就亲自到了侯府,主持武元承的后事。

此时,他主政洛阳府,已经七年有馀,自然不会再像从前那麽生涩,处理这种小事,也是游刃有馀,他到了武元承府上之后,很快就接过了局面,各种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

武元承的丧帖,很快发了出去,到了中午时分,就有零星的官员登门祭拜,这些官员年纪都不小,基本上全部都是旧周的臣子。

他们如今已经归顺了新朝,继续在洛阳为官。

李正把大概的事情处理完之后,就来到了侯府的偏厅休息,他刚坐下没多久,一个一身孝服的中年胖子,便迈步又到了他的面前,对着他拱手行礼:「晋王爷。」

李正忙了半天,这会儿正坐下喝茶,闻言连忙开头看了看来人,看清楚之后,他才放下手中的茶杯,站了起来,拱手还礼:「武王爷。」

来人,正是陈留王武元佑。

此时,以李正的身份地位以及权柄来说,他完全可以用鼻孔去看武元佑,甚至可以不予理会,不过武元佑与江东关系不算差,李正便给了他一些面子,拉着他坐了下来,开口问道:「武王爷方才不是在灵堂麽,怎麽跑到我这里来了?」

武元佑看了看李正,低头苦笑道:「我大兄这一去,不免生出来许多事情,有一些事情,我想跟王爷请教。」

李正看了看他,摇头道:「咱们都已经是老熟人了,不必一口一个王爷称呼,太累,武兄称呼我为三郎就是。」

武元佑想了想,深呼了一口气之后,点头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他看着李正,开口道:「三郎,有几个问题我想跟你请教。」

他顿了顿,才开口说道:「第一件事情,就是我大兄去后,他的这些儿女们,朝廷会如何处理?」

这的确是一件麻烦事。

因为武元承这个人,很能生。

他早年做太子的时候,可能心思都在政务上,反倒不是很能生,在做皇帝之前,他只有三四个儿子,但是做皇帝失败,尤其是第二次躲到西川之后,这位末代皇帝便开启了高产阶段。

算上在洛阳的这些年,武元承的儿子已经有十三四人,女儿更是也有七八人。

这就很难处理了。

李正闻言,低头喝了口茶水,苦笑了一声:「武兄这话,还真是问住了我,陛下没有交代过,应该如何处理。」

武元佑想了想,开口说道:「这事,陛下恐怕也不会直接表态。」

他看着李正,开口说道:「陛下让三郎来处理,那这个事情,就也是交给三郎来处理了,所以我才来问一问三郎,到底会如何办…」

李正揉了揉太阳穴,开口道:「武侯爷的女儿们好办,将来可以正常婚嫁,我不会阻拦,朝廷应该也不会阻拦。」

这个时代,毕竟是父系社会。

时人,是不怎麽认母系血缘的,因此武元承的女儿们并没有太多忌讳,而且,因为她们的血统出身,将来反而可能是洛阳城里的抢手货。

试问,谁不想把周天子的女儿娶回家里去当婆娘?

当然了,娶这些曾经的「皇女」们,也有一些风险在,那就是要担心,会不会被当今朝廷追究。

总而言之,武元承的女儿们不难处理。

但是他的儿子们,就很难处理了。

万一有血脉流传出去,说不定就会被有心人,被那些野心家拿去,当成一面旗帜。

李正摸着下巴,认真想了想,开口道:「这个事情,我一时半会,还真没有办法决断,我个人的想法是。」

「武兄的那些侄儿们,暂时就不要成婚了。」

他看着武元佑,缓缓说道:「踏踏实实的过自己的日子。」

武元佑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那我大兄的爵位…」

「这个不影响,将来陛下自然会让武侯爷的儿子袭爵。」

李正说到这里,忽然怔了怔,然后他看了看武元佑,摇头道:「武兄,我刚才说错话了,武侯爷的儿子们,可以正常婚配,想成婚就成婚,但是有一点,武兄要记住。」

李正正色道:「将来,武氏子孙所有人谋逆,或者是有人借着武氏子孙的名义谋逆,朝廷与武氏之间的香火情分,便就此到头了,到时候王法压下来,武氏一定族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