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相克显功业(2 / 2)
宝玉听了贾母这话,心中很是酸楚疼痛。
府上这些上好的丫头,都被贾琮糟践不算,还都受他这禄蠹毒害,满脑子都这些庸俗礼法。
白白让这些锺灵毓秀,深陷泥潭烂沼难以自拔,当真是暴殄天物,如果换了自己,何至于如此……
……
王熙凤听了贾母这话,心中却是暗笑,哪里是琮老三的丫头懂规矩,分明是老太太的宝玉不懂规矩。
宝玉曾拦着平儿入琮兄弟房头,还一直对五儿长过歪心思。
他干的这些恶心事,琮兄弟身边的丫头,哪个不是心知肚明,哪个不是嫌弃的不行。
五儿和平儿都是极精明的丫头,如今入了琮兄弟房头,哪里肯让人占去半点便宜。
琮兄弟没到场听戏,她们这些丫头自然都不露脸,省的被宝玉看头看脚,狗头狗脸的搭讪。
袭人见宝玉又招惹东府的人,不由得一阵头疼。
二爷也是不长记性,上回在荣庆堂外说三爷坏话,刚巧被二姑娘他们听见。
二姑娘最疼爱自己兄弟,听到二爷这些歪派三爷,岂能不对二爷生气。
这事没过去多少时间,二姑娘还在记仇呢,二爷却要上赶往上贴,岂能不招惹别人脸色。
袭人看出贾母问些闲话,不过是给自己二爷转圜,连忙上前拉着宝玉。
说道:「二爷,咱们回老太太这边坐,地方也宽敞些。」
宝玉被袭人不情不愿扯走,还回头依依不舍去看,正见迎春宠溺的捏了捏惜春小脸。
对惜春方才举动无半点责怪,眼神中都是赞许喜爱神情,宝玉心中愈发碎裂欲死。
没想到二姐姐这麽温顺性子,如今也不待见起自己,竟和自己这般疏远冷淡。
自己身边明明有空位,也不招呼自己来坐,四妹妹调皮放肆,她也半点不拦着,还这麽一味纵容。
王熙凤看到自己姑妈和宝玉,在一个小丫头跟前吃瘪,心情很是畅快爽利。
她在各桌之间穿梭,里外都是当家奶奶派头,说笑讨巧,搅和气氛,惹得众人笑声不断,气氛十分融合。
王熙凤又端一盘蜜饯,到了迎春姊妹这桌,对惜春笑道:「四妹妹如今跟着你二姐姐,愈发灵巧长进起来。
将来必定是个出色的,这是老太太小厨房刚出的新样蜜饯,叫玫瑰蜜酿桃条,四妹妹尝一尝。」
惜春捡了块塞进小嘴,立刻赞道:「这可真好吃,谢谢凤姐姐的赏。」
王熙凤笑道:「这东西香香甜甜,就知道小姑娘最喜欢,这一盘都给你了。」
宝玉回到贾母身边坐下,眼神还不时往迎春这桌上瞧,见王熙凤不知说了什麽,逗的姊妹们各自欢笑。
只是她们都顾着自家作乐,竟然完全忘了自己这人,宝玉心中愈发心痛如绞……
等到小戏班在戏台后装扮预备,一个婆子拿了戏摺子请贾母点戏。
贾母笑问道:「你们班子都擅长什麽戏文。」
那婆子笑道:「《满床笏》丶《南柯梦》丶《白蛇记》丶《八义》都是极好的。」
贾母笑道:「倒是大多听过过的,只《白蛇记》听得新鲜。」
薛姨妈笑道:「老太太出身世勋豪门,嫁的是国公门第,旁人几辈子体面,老太太半辈子就都得了。
从小到大听过多少戏,自然什麽戏目都听过,这里有我就一半没听过。」
贾母笑道:「这有什麽好说道,我不是听过的多,我是老了不中用,活的年头长些罢了。」
又对那婆子说道:「只这《白蛇记》没听过,讲的是什麽典故?」
……
那婆子笑道:「《白蛇记》讲的是汉高祖刘邦,酒醉路遇白蛇,挥剑斩杀得吉兆,因此得天下的典故。
这折戏目是极好的,是戏班最擅长的新剧,唱腔高亢热闹,彩妆戏服华丽。
常听人说荣国公府,当年有立国扶鼎之功,府上人物卓越,历代都出英雄,远的有荣国公,眼前又出威远伯。
《白蛇记》说的便是建功立业之事,寻常人家还不配听,只有老太太这国公府邸才配听这个。」
贾母笑道:「你是生了一张巧嘴,会说这些喜庆话语,倒是个好彩头,就点这出来听。」
这戏婆子爱说奉承话,不过是谋生赚钱手段,众人听了虽都笑,但也不太在意。
惟独宝玉听了恶心难抑,世人贪图功名利禄,当真已无可救药,一个唱戏婆子都要捯饬禄蠹蠢事。
旁的事情都不说,单单就拿贾琮出来吹嘘。
偌大荣国贾家,除贾琮这利禄之徒,难道再找不出其他好处,自己这清白之人,叫人视而不见,岂有此理!」
宝玉虽心中愤恨,但他只敢活动心眼子,贾母已说爱听这目戏,他是不敢出言反驳的。
即便反驳也找不出由头,总不能说这婆子夸了贾琮,他听了心中不自在……
宝玉本带着好心情来听戏,没想自入大花厅之后,竟没有一件事顺心。
正当他照常泛起愁绪,自悲自伤之时,戏台上已开锣拉弦,一台好戏就此开场。
笙箫齐奏,唱腔清越,悠扬婉转,众人都听的入迷。
唯宝玉想到那戏婆子鬼话,其中有成就功业的腐臭之语,心中哪里还有闲情,只觉得魔音灌耳,苦不堪言。
迎春等姊妹桌上,宝钗素来强闻博记,说道:「这《白蛇记》我在金陵时听过。
说的是汉高祖微末之时,任泗水亭长,虽出身平庸,官职卑小,却是赤帝之子转世,血脉尊贵。
他醉酒所斩白蛇,乃是白帝之子转世,赤帝属火,白帝属金,五行火能克金,暗喻灭秦兴汉,功业必成。
这等激昂有趣的戏目,有男儿慷慨雄壮之气,琮兄弟必定会爱听的,可惜偏巧有事出门了。」
林黛玉笑道:「宝姐姐杂学并蓄,当真什麽典故都清楚……」
……
等到戏本唱过两幕,贾母听得兴致勃勃,正和薛姨妈说些闲话,突然之间想到什麽。
问道:「三丫头,腊月十五开大戏,阖府女眷都在,怎麽不见你姨娘和环小子?
环小子一向没定性,倒是会四处撒欢,你姨娘却是爱听戏的,这当口竟不见人影。」
探春自然心中清楚,为何姨娘和弟弟没来。
因担心贾环来西府撞到彩霞,万一生出是非,便会引来叵测祸事。
所以她事先吩咐生母,让她对兄弟严加看管,开年前不准贾环踏出东路院,这二人自然都过不来。
只是这等缘故怎能出口,说道:「老太太,环儿得三哥哥关照,开春后入国子监读书。
只是环儿性子顽劣,书经学问很是稀松,我担心他这麽入国子监,多半要丢老爷和三哥哥脸面。
所以让他年前不准出门,好好温习书经功课,姨娘也在东院看护,所有没来给老太太请安。」
贾母听了这话,脸色也微微一怔,着实有几分意外。
她清楚贾环和宝玉一样,也是个不喜读书的,儿子因二子皆不争气,每每都是唉声叹气。
如今环小子竟转了性子,必是三丫头爱亲近琮哥儿,得了他的诗书薰陶,也将读书举业看的极重。
这才下功夫督促兄弟读书,只是她那姨娘是个粗货,日常多嘴多舌不成事情。
不知三丫头用了什麽手段,竟能让她在家管儿子读书,也是真稀奇了……
探春这话一出,众人都不由自主看向宝玉,心中都泛起一丝古怪。
因众人都知贾琮身负双爵,手头有两个荫监名额,宝玉贾环因此皆入国子监读书。
眼前兄弟两人情形迥异,贾环在家备学读书,宝玉却坐这里听戏,这话头实在不好听。
座中李纨听了此言,不由自主将贾兰牵在身边,看向宝玉的目光,多了些冷淡疏离。
迎春笑道:「还是三妹妹管教有方,环兄弟也肯用心读书,入国子监历练两年,只怕是能进学的。」
宝玉心中正不自在,听了迎春的话语,脸色渐渐苍白……(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