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0章 茶博会正式开幕(2 / 2)

加入书签

除了倪会长和柳院长,这两人昨晚已经见识过岭南堂的茶叶仓库。

岭南堂和云楠普洱茶协会的微妙气氛,瞬间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今天之所以来这麽多媒体记者,他们就是为了拍双方吵架,甚至打架的名场面,这才具有新闻价值。

当然,岭南堂一位记者给了1万元车马费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大媒体的记者红包再翻倍。

林三七也不恼,挥了挥手,工作人员撤掉了身后一幅GG宣传屏风,然后现场的人就发出一阵惊呼声。

商务厅里所有摄像头和相机镜头全部都对准了这边开始咔嚓咔嚓拍摄起来。

屏风后面赫然就是一个个圆柱形的竹框,一眼望去起码有几百个。

如果是外人,大家可能还摸不着头脑,但茶商们一眼就看出来,这是非常传统的普洱茶仓库包装,一框子茶叶一般是20斤。

现场几百个竹框,那就代表着起码有几吨。

注意,是几吨顶级曼松普洱茶。

林三七这时候笑着介绍道:

「朱会长,其他几位会长们,这是我们一部分曼松普洱茶,我就是怕大家可能会对我们的库存和质量有疑问,所以我特意让人拿了200箩过来。

另外,我们仓库里还有大约800箩,这里每一框茶叶你们都可以拆开来检查。噢,顺便我提醒一句,这些曼松未必是新茶,各个年份的都有。」

朱宝荣急了,两眼都通红了:

「林董事长,曼松你有多少库存?不好一下子放出来的,万一被市场知道有这麽多曼松茶,这价格就要跌了。」

「这样啊?」

林三七假装不懂,又挥了挥手,示意GG宣传屏风继续摆好,遮住了后面的竹箩。

朱宝荣和十多位普洱茶协会的老板们,一个个都是一副见了鬼的表情。

因为他们透过缝隙,已经看到了会场的后半部份,全部都是密密麻麻的普洱茶库存,显然岭南堂这是有备而来。

几个普洱茶协会的工作人员赶紧钻进仓库区,开始随机挑选各个品种的普洱茶进行抽检。

林三七也客气介绍着:

「不好意思,我们岭南堂毕竟不是专业做茶业的,现在现在茶叶摆放得也乱七八糟。大家看这边,这是福元昌圆茶桶装版,据说非常珍贵。

我搜了一下,现在一桶就价值一千万,就这样的福元昌桶装茶我们岭南堂目前一共有30多桶,数量不多,让大家见笑了。」

汪副会长嘴角扯了扯,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表情。

因为福元昌老字号普洱茶,主要就是他的公司,以及他背后的资本在炒作。

其中拍卖价格前十贵的老字号普洱茶,福元昌就占了3个。

另外还有排名第二的福元昌蓝内飞圆茶,一筒价值500万。排名第九的是福元昌蓝飘圆茶,一饼要64万。

汪副会长也是偶尔得到了福元昌茶庄的一个仓库,然后利用福元昌在解放前的名气,以及存世稀少的特点,花费了上亿元GG费才炒作起来的。

好嘛,现在被岭南堂打了个伏击战,搞不好岭南堂的库存比他还多。

那还卖个屁啊,自己辛苦一场,都是替岭南堂在做嫁衣裳了?

林三七没顾得上汪副会长的脸色,继续介绍道:

「要说我手里最多的普洱茶,那就非老班章莫属了,这加起来估计有个七丶八十吨。其中光是老班章茶王树的普洱茶,我手里就有五百多斤。」

班章村的村长,兼茶叶合作社社长的王盘听了,吓得魂都没了。

班章村当年有多穷,是外人想像不到的,随着八十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村里开始分田分山。

当年有关系的人家分到了梯田,可以种粮食。

村里没关系的人家,则分到了茶山,一户人家多少株普洱茶树,多少亩普洱茶林,这个都有承包证的。

结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普洱茶突然就火了。(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