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876随便点!(1 / 2)
第877章 876随便点!
王老师打电话留了口信,拉着唐植桐去办公室一边喝水一边聊。
主要聊今天应聘的厨子是个什麽背景。
「这孩子叫郑良才,是我师兄的徒弟。从小逃难到了四九城,我师兄看他老实,再加上是老乡,就跟燕喜堂的掌柜的打了招呼,留着他在后厨打杂。对了,我师兄是福山人,做的一手好鲁菜。」王老师谈及自己师兄的手艺一脸的钦佩,自豪的都竖起了大拇指的那种。
「燕喜堂好啊,以前是四九城八大楼之首,您师兄能在那站住脚,厨艺肯定很出众。」唐植桐点点头。
四九城餐饮界有句老话:东洋的女人西洋的楼,山东的馆子福山的厨。
也有人说做「东洋的女人,西洋的楼,福山的厨师压全球」。
无论哪种,都是对福山厨师的肯定。
燕喜堂是主打鲁菜的,无论是燕喜堂,还是祖籍福山,对于一个鲁菜厨子来说都是加分项。
「那是,手艺没得说。」王老师附和一句,随即叹了口气,「就是燕喜堂不争气,没几年就干不下去了。」
「兵荒马乱的,干点营生不容易,关门歇业也是常有的事。」唐植桐知道泉城也有个燕喜堂,但不知道两个燕喜堂之间有没有联系。
四九城的燕喜堂更偏戏院一点,每天都有节目,用的是坤班,也是四九城第一批用坤班作为卖点的饭庄之一。
所谓坤班,即女人搭台唱戏,打破只能男人能登台对外演出的传统,为男女同台打下了基础。
女人登台唱戏自古就有,《红楼梦》中十二官就是实证,但民国之前的女伶人都是大户人家关起门来自家欣赏,不对外。
对外演出的戏班子,生旦净末丑都是用男人,《红楼梦》中的蒋玉菡就是旦角,贾宝玉因为与他交好,挨了老爹的一顿毒打。
在民国之前,行为举止比贾宝玉更过分的大有人在,万老四挨打也是因为这个。
「谁不说呢。燕喜堂没了,但饭总得吃。我师兄带着良才又去了广和居,也是在广和居,我师兄正式收良才为徒。」
「广和居也不错,当年也是四九城『八大居』之一,名头不比同和居差。」唐植桐一边听一边点头,郑良才过来需要时间,自己正好听听郑良才的履历。
「话是这麽说,但我师兄心里憋着一股劲,还是想再找个更好的下家,不为别的,就当为良才做长远打算。」王老师对师兄当年的选择略有微词。
「这话不错,看来郑大哥是入了您师兄的眼了。」唐植桐知道燕喜堂和广和居,从「堂」到「居」,中间差了一个「楼」的级别,就好比从央企辞职,又入职了市属国企,实事求是的讲,这落差有点大。
「那是,良才这孩子争气,得了我师兄的真传。不是我跟你吹,所有的鲁菜,良才都能做。」谈到郑良才,王老师更是不吝美言,夸的跟朵花一样。
「听您这麽说,我对郑大哥倒是越来越期待了。郑大哥之前在哪高就?」唐植桐打定主意今天要试菜,并没有因为王老师说郑良才厨艺超群就直接拍板。
「孩子没娘,说来话长。兵荒马乱的,师兄和良才在广和居干了几年,广和居也关张了。当时摆在我师兄面前有三个选择。
最开始抛出橄榄枝的是同和居,不过那时的同和居名气还不怎麽大。
其次是萃华楼,但萃华楼那时候只是有想干事的意向,还没有真正营业。
最后一个是东兴楼,东兴楼的名气最大,给的待遇也是最好的。
我师兄选了东兴楼。
那几年东兴楼很风光,又是买房又是盖礼堂,表面看着挺像那麽一回事,但菜品丶管理都没跟上。
安领东(领东即总经理)在的时候,东兴楼从上到下都能拿到人力股,每个月都有分红,一个学徒都能拿到七八块银元。」
「嘿,吃着东兴楼,娶个媳妇不发愁。」唐植桐乐呵呵的在后面接了一句。
「吆,看你年纪不大,你也知道这句话?」唐植桐的一句话挠到了王老师的痒痒肉,让他兴致大增。
「听我奶奶说起过,有印象。」唐植桐笑笑,老太太在世的时候经常带着自己在大门底下讲古。
老太太带着唐父进京逃难的时候正值东兴楼风光的时候,东兴楼作为鲁菜的领头羊,着实受齐鲁籍百姓的推崇,若是唐父当时进了东兴楼,一家温饱就算解决了,压根不用去做小力本送水,可自家没人脉,进不去。
「令祖母是齐鲁人?」王老师不再讲师兄的过往,转而与唐植桐套近乎。
「对,泉城人。」唐植桐点点头。
「哎呀,福山离泉城不远,都是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良才手艺很好,你可得多照顾照顾。」王老师大喜,拉下老脸帮着师侄拉关系。
「好说好说,出门在外都不容易,互相照顾是应该的。」唐植桐笑呵呵的说着场面话。
福山距离泉城直线距离370公里,跟从泉城到四九城的直线距离相差无几,这距离都快赶上从棒子最南端到最北端了,一点都不近。
唐植桐觉得若不是因为王老师脸皮薄,他能当场给自己拉扯出一门一表三千里的表亲来。
「这才对嘛,良才绝对不会给你丢人,他做事如果有差池,你跟我说,我上手教训他。」王老师对唐植桐的态度很满意,没口子的保证道。
「王老师,您还是讲讲郑大哥的过往吧,学院领导如果问起来,我也好有个底不是?」王老师越不遗馀力的想把郑良才塞进来,唐植桐心里越没底。
真有本事,老乡只是花花轿子抬人的名头,如果没真本领,老乡跟路人没什麽两样。
「对对。」王老师喝了一口水,遮掩下自己的失态,继续往下讲:「我师兄选了东兴楼,结果没干几年,东兴楼也不行了,东家借着清点的名头歇业,这一歇,就关张了,没再营业过。」
「后来呢?」王老师讲完这一节,开始战略性喝水,喝完也没有再往下讲的意思,但唐植桐不放弃,这都是解放前的事了,中间还空了十多年呢,这十多年干啥去了?总不能给伪军做饭去了吧?
「后来啊,后来……嗐!我师兄从广和居出来去东兴楼的时候,不知道哪个王八羔子在外面胡吣,说我师兄去哪哪倒,一时间就传开了。东兴楼一关张,师徒俩想找下家的时候,压根没有酒楼敢要。」王老师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把重点讲了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