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5章 徐州大捷(2 / 2)

加入书签

反正远距离轰炸火炮命中率有限,哪怕留在原地挨炸,实际上也死不了多少人。

怎奈他一开始就慌了神,在下属鼓动下不断变化军令,搞得营中士卒无所适从。

「该死的周七海!」

「狗娘养的刘从寒!」

「老子草你们八辈子的祖宗!」

复盘了白天的战斗,施靖明忍不住破口大骂道。

尽管这次战败,他这位主帅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但推卸责任是官场必修课。

既然发生了猪队友背刺,那麽战败的锅,就必须甩给他们。

尤其是刘从寒的叛投,更是不被允许的。

如果不赶紧清理门户,后面还会出现更多的刘从寒,这会严重动摇施家在军中的根基。

「总兵大人,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

天色一亮,敌人又会追上来,我们不能在这里长时间逗留。」

见主帅失态,跟在身边的亲兵队长急忙劝说道。

越是越危急时刻,越需要主心骨。

没受过多少挫折的施靖明,今天表现无疑是不合格的。

主帅都没了分寸,让下面的人怎麽想。

咆哮怒骂,在战场上都是无能的表现。

骂的再怎麽凶,敌人一句也听不见,只能恶心自己人。

「休息半个时辰,然后继续启程!」

施靖明想了想后下令道。

黑夜不适合赶路,稍有不慎就会迷失方向。

可逃命这种事情,讲究的是兵贵神速。

甭管往哪个方向跑,都要先摆脱追兵再说。

内心深处,他对周七海的怨恨,一下子拉满。

负责阻击敌军的骑兵,居然率先跑路。

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这群王八蛋在逃命的时候,居然不带上他这位主帅。

……

午夜时分,徐州府衙依旧灯火通明。

一众虞军将领,正忙着盘点战果。

被招安的曹子睿,自然也在其中。

尽管一番忙碌下来,身体有些疲倦,但架不住心情舒爽。

围困徐州多日的辽东叛军,被官军秋风扫落叶般击溃,再一次印证了他的判断。

原本对投降南方朝廷有所迟疑的人,现在也纷纷闭上了嘴。

从勤王大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来看,就算他们加入叛军一方,顶多也就多坚持几天。

徐州被官军收复,终归只是时间问题。

倘若丢了徐州,辽东军还能后撤,他们这些本地人可就直接凉了。

造反是要株连九族的,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宗族亲眷考虑。

涉案人员多,下面的小杂鱼不会掉脑袋,但流放是少不了的。

在这方面大虞官员立场非常坚定,就算朝廷肯网开一面,地方官也会严肃处理。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叛乱,大家宁愿治下人口大幅度减少,也不愿意留下隐患。

不稳定份子,全部往南洋地区送,安南都护府全盘接收。

以至于过去了这麽多年,劳工营的数量,还是在持续增加。

「劳烦麻大人,向大家通报一下战果。」

说完之后,李三七直接把手中的公文递交给了麻文博。

尽管随着朝廷的权威下降,监军在军中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小,但面子上还是要照顾到。

「白天的战斗,大家表现都很不错。

各部具体的战绩,本御史就不多提了。

表现优异的朝廷会嘉奖,表现一般的后面继续努力。

从汇总的数据来看,白天攻击击溃五万敌军,其中斩首八千,俘虏一万三。

自身战损不足三千,可以说大获全胜。

尤其是刘副将率领一万大军回归,在本次战役中,发挥了绝对性作用。

大家各自的战功,都完成了登记造册。

如果大家没有意义的话,稍后就派人上报朝廷,为诸位将军请功。」

说话间,麻文博还特意瞟了曹子睿一眼。

如果不是他麾下的部队,在战场上表现拉胯,战损数字还能缩水一半。

没有通报具体战绩,也是为了照顾他们的颜面。

不管考虑到徐州守军的特殊成分,伤亡大一点也可以接受。

相较于歼敌数字,此战粉碎了叛军的南下战略,才是最大的收获。

守住了徐州城,朝廷计划打造的江淮防线,就成功了大半。

从众人脸上的笑容就可以看出来,大家对这次大战非常满意。

至于缴获的战利品,那是手快有,手慢无。

缴获归公勤王大军勉强能做到,但一众友军做不到,战报上没有特意提起,麻文博也选择性看不见。

「劳烦监军大人啦,我等没有意见。」

扫视了一眼众人,见没有人跳出来质疑,李三七笑着说道。

白天的战斗,主要是他带兵打的,其他人都是辅助。

在军中的话语权,自然也是最重。

拉着大家一起开会,这只是单纯的政治需要,并不是真要徵询众人的意见。

……

「什麽前锋部队战败?」

看着请罪的周七海,施靖风难以置信的问道。

徐州叛军就是一帮不入流的货,五万大军南下夺取徐州,怎麽看都是手到擒来。

现在突然收到战败的噩耗,完全出乎他的预料。

「丞相,在夺取徐州城的关键时刻,汉水侯的勤王大军突然杀来。

末将亲率骑兵前往拦截,怎麽敌军战斗力太强,我们拼了命也就拦住了一天。

汉水侯所部抵达战场后,次日便发起了猛攻。

因为不适应敌军的打法,我军瞬间吃了大亏。

慌乱之中,主将多次调整战略部署……」

周七海哭丧着脸解释道。

内容全部属实,完全不怕核实。

他只是在表述上略微的进行了修饰,然后不动声色的给施靖明上眼药。

「多次调整战略部署」,看似是积极迎敌,可熟悉军事的都知道,这是兵家大忌。

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朝令夕改,主帅不断进行战略调整,下面的部队根本来不及调整。

仓促之下执行命令,只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凭白给敌人创造机会。

「本相知道啦,你下去休息吧!」

施靖风冷漠的说道。

直觉告诉他,事情没有这麽简单。

尽管施靖明政治眼光欠缺,经常干一些啼笑皆非的事,但军事能力还是有的。

纵使遇到了强敌,五万大军也不至于一天都没有撑住。

哪怕是战败,也该有序撤退,保全一部分兵力。

现在主将都没回来,负责阻击敌军的部将就跑了回来,怎麽看都不正常。

不过作为辽东军的老大,他必须兼顾各方的利益,不能凭个人感觉就妄下结论。

「末将得令!」

周七海急忙回答道。

……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