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檀老板的阳谋(2 / 2)
当然,尉来这一波兜底政策,除了应对智驾的竞争之外,还有商业模式的探索。
长期以来,行业的传统模式,即驾驶员永远是责任主体,车企提供的只是辅助工具,就像是手机等等消费品一样的,我们卖给你了,怎麽用是你自己的事儿,出了事儿也是由你自己责任。
驾驶员永远是责任主体,可把车企理解为「教练」的角色,是辅助,而尉来在兜底政策上的尝试,其实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车企试图将责任主体从驾驶员部分地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扮演司机的角色,这是一种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变革。
教练与司机,哪个更重要,哪个场景更加的频繁,一目了然。
「现在我倒是希望L3立法更晚一些了。」
L3模式,其实就是这一种商业模式的变革,当车企从用户的教练变成司机之后,那用户的粘度可就要远比之前高出太多了,即使是技术成熟了,檀锦程也能够想像得到立法推动很难快速推进。
他也不指望他第一次提案就能够通过,不过不管通过不通过,在宣传上肯定是有些效果的。
自兜底政策之后,一个多星期里虽然没有车企回应与跟进,但已经有部分车企在宣传标语上出现了变化,如某些标榜智能驾驶的车企,已经悄悄的GG语当中添加上辅助二字了。
企业不好意思主动回应,但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从来不缺柯南,很快就发现了这些变化。
「哈哈,檀总这招是真的狠,都逼得某些车企改标语了。」
不得不说,这种偷偷摸摸的行为,真的是给网友提供了很多欢乐,很多时间商战就是这麽的好笑,车企的决定也并不都是理智的。
「要说檀总这招,打击最大的大概就是小朋跟菊花了吧?」
「可不是嘛,要说小朋也算是尉来体系的,真是狠了起来连自己都打啊。」
「你们是不是忘记特斯拉了,马斯克时常在推特上嘲讽尉来,也一直在说他们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但是他们怎麽不跟进?」
并非所有的车企都是以智驾为卖点的,拿尉来的L系列来说,他的卖点并非是智驾,而是家庭豪华和无续航焦虑,而闻界的核心卖点是用户服务与换电体系。
这一类不以智驾为卖点的车型,用户群体虽然也关心智驾能力,但并非他们最关心的,而传统车企,在智驾领域都相对保守,卖点也有很多,不愿意冒险跟进也很正常。
而小朋,赛力斯一直将顶级智能驾驶作为品牌标签和技术护城河,但是尉来用兜底这种最朴实无华的方式告诉消费者,不论技术多炫酷,敢为结果负责才是真安全。
在一个多星期没有回应以及跟进之后,小朋与赛力斯首当其冲的陷入了舆论漩涡,何小朋都打电话向檀锦程吐槽,他们太难了。
刚刚经历G9失败,大幅度降价的小朋汽车本就是奄奄一息的状态,在跟进降价之后,销量虽然上升了,但也意味着亏损加大了。
小朋目前来说,还没有走出ICU,此时他们还在评估着尉来兜底政策对他们的影响。
而赛力斯与菊花赋能的企业,此时也同样陷入了两难境地,虽然他们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体,也有着极高的用户粘性,但问题也不能只靠粉丝赚钱啊。
把鸿图系列定位于增程系列,不就是为了多抢一些尉来的用户麽,现在看来,这有点难了。
不仅仅如此,大嘴也注意到尉来的兜底政策同样承诺于合作车型,这种模式跟他们的HI模式有些像,MINI EV的成功可以归结于尉来与宝马的通用合作,也可以归结于小众市场的号召力。
但是以目前E8的热度,这款车型的号召力相当不错的,发布新车比发布手机还快的吉利,已经惊喜于E8的热度,有意将发布会以及预售时间提前了。
E8若是成功,就很容易威胁到HI模式,这对于菊花的汽车体系是一种威胁。
「价格战加信任战,檀总这一手玩得溜啊。」
一月份的价格战,热度刚刚过去,尉来就用智驾兜底政策,再次改写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如果没有这次兜底政策,那尉来主导的价格战,更像是一次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
而加上兜底政策,则可以归于一次精准的组合拳,用一种更为高级的方式,在技术和成本自信的基础上,同时向多个领域的竞争对手发难,重新洗牌市场规则,巩固其霸主地位。
同价位竞品当中,尉来用性价比和安全承诺进行降维打击,这里面主要针对的是国产自主品牌,而用责任重新定义技术领先,则是动摇了新势力的立身之本。
在用户思维方面,更是用极具担当的用户政策,来凸显合资品牌的保守与滞后,碾压式的用户思维,已经动摇了传统合资巨头的品牌形象了。
不明就里的用户,觉得尉来针对的是以赛力斯,小朋为首的新势力品牌,然而清楚其中含义的,则明白尉来针对的不只是新势力。
用一部电影台词来形容,那就是「在座的各位,没有一个能打的。」
「哈哈,这家媒体倒是写得很深刻啊。」
两套组合拳,给尉来带来了大量的目前,吃瓜群众与路人粉丝之间的争论从来都不是主体,而能够理解背后商业逻辑的,一定是行业内的人物。
有权威媒体对尉来两次大的营销策略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其中就有不少符合尉来真正的商业思维。
「这里面有几点说得没错,新势力确实不是我们关注的目标。」
赛力斯与菊花很强,但目前他们在汽车赛道里,只能算是一个新兵,鸿图系列能够抢到一部分尉来的用户群体,但还不至于真正的影响尉来。
「如果L系列是一家独立的新势力,他们对上赛力斯,最终的结果只会是活得很艰难,但L系列只是我们旗下的一款车型而已,有集团的保护,最终影响不会很大。」
檀锦程笑着看了看李响,前世这家伙创办的新势力,以一种整个市场都不看好的模式,硬生生的抢下了一份市场,然而在檀锦程看来,前世新势力三强当中,最危险的其实并非天天被人喊着要倒闭的李兵,而是李响。
无他,因为李响选择了跟赛力斯同一赛道,而且是完全重迭的,在车型上,两家几乎无区别,把两家车企合并起来,也是毫无违和。
如果不能转型成功,李响最终的结局,就是在赛力斯的逼迫之下,以一种很是艰难的模式在行业内挣扎着生存,甚至不排除「被倒闭。」
但现在不一样,L系列在尉来集团的庇护之下,拥有尉来的品牌影响力,销量之于尉来也没有想像当中的那麽重要,再搭配上各种资源,就不惧这些了。
至于说菊花的HI模式,事实证明很难成功,与北汽,长安合作的车型,卖得也不好,尉来之所以与吉利尝试性的合作一把,一方面是搂草打兔子试一试,另一方面也是转移菊花的注意力。
至于说能不能成功,那就交给市场了,而其他的新势力,全年累积还不如尉来一款车型的销量,让尉来特意关注他们,针对性的做出营销策略,多多少少有些过了。
尉来这一次针对的,其实也是合资品牌,如果说影响到了新势力品牌,那只能说是行业的必然,新能源汽车的洗牌已经进入到了第二阶段了。
「确实是这样,菊花很强大,如果只针对L系列,那确实是很难。」
李响也认同这点,以L系列的销量,完全可以独立为一家新势力品牌,例如说吉利的极克,就是独立的公司,独立之后的公司可以上市套现,还是好处多多的。
但是老板却没有这个想法,不止是L系列,就是埃安系列都没有独立的想法,资本市场对于快速崛起的埃安系列,已经在各种吹风了。
「没有必要独立,把资源集中,才能更好的打出去,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追求资本市场的利益而刻意去拆分,其实我都想把悦驰汽车合并了呢。」
尉来的两次操作,在资本市场强起了不小的反响,销量节节上升,也让资本打起了注意,近期尉来的股价涨幅也不错,这种变化多多少少会影响到团队。
檀锦程是想通过李响之口,来稳定团队。
「明白了,我知道该怎麽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