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亮瞎眼的营收(1 / 2)
第1058章 亮瞎眼的营收
「尉来无意针对任何一家企业,我们所做的决定都是出于企业的战略需求。」
「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市场消费环境的变化,今后新能源汽车将从政策驱动转换为技术驱动,因此尉来汽车在今后会有更多技术方面有更多的普惠政策。」
一套组合拳下来,尉来成了一季度市场最热的品牌,各大厂商被打压得抬不起头了,而因为智驾兜底政策涉及到了某些企业的核心卖点,网上的氛围变得有些扭曲。
极端粉丝群体以尉来针对为由,不断的攻击尉来车主,而尉来的车主也不是吃素的,双方吵得是不可开交,檀锦程也不得不出面回应一下。
有没有用就不知道了,这也就是2023年,网络舆论环境已经有了相当的改观,如果是早几年,这种被视作打擂台的行为,尉来的口碑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李兵仅仅是表达了一下没有与其合作的想法,就导致被骂得不得不改口,间接性的道歉。
「哎,现在的舆论环境,真的是变了很多。」
玩网际网路,檀锦程也算是从世纪初就开始的,差不多也有快20年了,20年网际网路的环境变化太大了,尤其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跟以往的环境几乎就是天翻地覆。
「我们也要注意一下舆论环境了,老是这样挨骂也不是个办法,必要的时候对一些造谣的大V做出一些反制措施。」
公平的舆论环境是谁都希望的,但没有绝对的公平,而绝对的公平也不见得是什麽好事儿,某些大V在收了钱之后,什麽话都敢说。
造谣也不在话下。
「我会让公关部门特别注意的。」
周傲最近也见识到了粉丝群体的威力,深感压力,长期以来,尉来在对待网络谣言,恶意攻击方面,通常采用的是传统的法律途径和官方声明,态度相对保守。
基本上大部分车企差不多也是这个处理方式,现在网络环境不一样了,这种处理方式就显得有些慢了,必须要跟上现在的网络节奏了。
BYD在这方面都有行动了,前几年的特斯拉也有过,不过特斯拉比较走运,随着尉来与BYD销量的上升,他们在网际网路上受到的攻击,突然就变少了。
「树大招风,咱们不仅仅要建立起舆情响应机制,另外在宣传上也要有点改变。」
从产品宣传到价值观输出,都必须要有一些改变了。
周傲深以为然,他这个公关部经理,这几个月是忙得不可开交,以往他不需要像李响一般经常蹲守网际网路的,但是现在不同了,他已经成了继李响之后,尉来在网际网路上第三个异常活跃的高管了。
一个季度的骚包,尉来也是到了消除影响的时间点了,不过想要保持低调是不可能了,因为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报季节。
「也挺好,转移注意力的最好方式,就是新的热点。」
从去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增开始,尉来就备受资本市场关注,但是无奈新能源市场的投资热度退潮了,尉来的市值也很难有一个大的突破。
进入到2023年一季度,投资的热潮换成了中特估以及AI,三大运营商与三桶油以及银行等板块表现亮眼,AI为代表的计算机,通信,传媒等行业成了市场主线,占据着市场40%的成交量,虹吸效应明显。
与TMT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两年的主线新能源板块在一季度表现低迷,陷入调整,失血严重,尉来哪怕有资本关注,但市值也很难做到突破。
一代新人胜旧人,热点不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表现比较低迷,尉来目前市值维持在2万亿至3万亿之间,位列全球车企第三。
排在尉来前面的则是特斯拉与丰田,特斯拉的市值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是5万亿人民币左右,而另外一家新能源巨头BYD的市值则是7000亿左右。
特斯拉不说,谁都知道尉来与BYD这两家车企相对于他们的营收而言,多多少少有些低估了,但是市场热点不在新能源汽车这边,也没有办法。
尉来受资本市场关注的原因,除了关注2022年度的营收业绩之外,更多的还是尉来各大产品线表现出色的原因,让资本嗅到了机会。
「尉来目前的财务结构,其实任何一个业务部分都可以独立成立一家规模不小的公司。」
电池业务做到了全球第一,悦驰汽车旗下的燃油车加星河系列,尉来汽车旗下的E系列,L系列,星途系列与埃安系列,每一项业务都做得很不错。
唯一有点拖后腿的就是知豆汽车,随着A00级市场的被挤压,知豆汽车的销量始终难以提升,而由于利润率的低下,虽出口业务增加了,但是亏损却加大了。
虽然说尉来没指望知豆汽车能够赚钱,主要还是以丰富车型为主,但若是一直这麽亏损下去,也不是不可以放弃。
这就是檀锦程现实的一面,他不会为了所谓的面子工程,或者说所谓的销量而刻意保持某一项亏损业务,除非这项业务有很好的前景。
「你得讲讲故事啊,虽然说你们现在的市值很高了,但不讲故事怎麽会拉升股价呢。」
相较于前几年,已经更名为红衫ZG的红衫资本,投资要更加的审慎一些,沈楠彭也要低调很多,公开的活动少了很多。
红衫近几年的投资计划为「半人马」计划,着力于硬科技。
「讲什麽故事,不就是想让我们拆分嘛,别想了。」
在辉能科技的D轮融资上,檀锦程碰到了沈楠彭,辉能科技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固态电池技术开发商,D轮融资是为了加速产线建设,由红衫领投。
檀锦程的巨量引擎这几年也低调了很多,同样也是以投硬科技为主,尤其是新能源技术方面,在辉能的投资上,两家又同步了。
固态电池是未来电池技术的趋势,锦新时代自己也在做技术研发,巨量引擎则在外围配合着锦新时代,做一些投资,目前固态电池量产,乐观的认为会在2025年,保守一点的则是认为要到2028年才能够量产。
哪一年量产,其实对于现在的尉来而言,并不是很重要。
固态电池的推广,除了要攻克技术之外,还需要看他们这些新能源巨头的脸色,巨头们不配合,技术再是先进也是白瞎。
「哎,你怎麽就不试试呢。」
沈楠彭叹了口气,他与檀锦程合作多年,深知想要说服他有多难,在没有多少资本的条件下,这位都不会屈服于资本,把公司的控制权以及股份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而以现在檀锦程的地位,想要说服他就更难了。
尉来股价的低估,A股市场的体量的原因,都让投资尉来的各大投资机构以及财团,觉得尉来以目前集团整体的形式上市,多多少少有些吃亏了。
锦新时代或者是埃安团队,都是可以拆分出来的,锦新时代完全可以作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存在,而埃安系列销量的快速上升,也具备了新势力的实力。
规模即是王道,一级市场里,埃安品牌的估值已经达到千亿了,2022年度埃安的销量高达27万辆,同比翻倍,一季度也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在主流厂商当中,埃安的同比增长速度长期位居第一。
高成长性是高估值的关键,稳定的高销量证明了其产品得到了市场验证,而非PPT造车,资本市场也愿意为速度支付更多的溢价。
另外独特的商业模式与定位,背靠尉来,继承了尉来的造车底蕴,供应链体系和品质控制能力,也给埃安系列带来了更加稳定的基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