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8章 预发福利,工匠交心(2 / 2)

加入书签

马从力问道:「啊?每天还得洗头啊?这大冷天不得吹感冒了?」

马从风从后面踹他一脚:「就你娇贵。」

钱进说道:「在屋里擦乾头发,出门戴上棉帽子,这怎麽会感冒?」

其他匠人纷纷点头:「对对对。」

「钱指挥怎麽说咱就怎麽做。」

「以后可别叫钱指挥了,叫钱总,钱总队!」

现在钱进说什麽,他们都说好都说对。

因为给的太多了,太好了!

匠人们看着手里捧着的这些福利品,一样样崭新实用,是农村结婚都见不到的好东西,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尤其是从帽子到鞋子配了一身,很多人一辈子都没穿过这麽厚实丶这麽新的衣服。

而且这还是工作服。

对于农民来说,跟城里端铁饭碗的工人一样能够有一身所谓的工作服,这可太骄傲了。

放在21世纪,就是一身飞行员防静电服也比不上!

甄家爷们凑在一起心花怒放。

多数人在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马棚子默默地把棉帽子戴在头上,护耳放下来,一股暖意瞬间包裹了耳朵,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福利品发完,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钱进让人推过来平板车,上面盖着帆布。

「掀开!」

徐卫东一声令下。

帆布掀开。

下面整整齐齐码放着崭新的工具,并且都按照工种进行了分类摆放。

木工组那边,崭新的框锯,大锯丶小锯齐全,刨子一溜好几个。

甄大鹰拿起来比划着名说:「长刨丶中刨丶短刨——师傅,这是什麽啊?」

「那叫线刨,真全乎啊。」甄开来赞叹。

他拿起一套凿子看。

平口丶斜口丶圆口丶半圆口,洋洋洒洒一套十来个呢。

其他至于斧头丶木工锤丶墨斗丶角尺丶卷尺……

琳琅满目,型号尺寸非常齐全。

瓦工组的家伙也多,铮亮的瓦刀分为大小号丶抹子丶压子丶灰板丶线坠丶靠尺丶砖夹子……

马从风拿起一根两米长的靠尺很震惊:「城里人的家伙什就是好啊,大力你赶紧看看,这家伙,嘿,铁的!」

「这叫铝合金。」马棚子说,「不是铁,它更轻快但一样结实耐用。」

马从风恍然的点点头。

他伸手试了试,笑道:「是更轻快。」

此外还有大锤丶钢釺丶撬棍丶洋镐丶铁锹等重工具。

甚至钱进还准备了管钳丶扳手丶螺丝刀丶电工刀丶测电笔等。

总之,建筑工程队的基础拉起来了。

马从力抹着鼻子上来问:「钱总,这东西都是?」

「都是给大家伙准备的,」钱进大声说,「是建筑大队配发给你们的,是你们吃饭的家伙,然后不是公用啊,大家按照小组分一套,小组内共用。」

「所以大家要爱惜,要保管好,这东西不是随便能买到的,都是咱市府为了支持咱们建筑大队工作特批的,一个萝卜一个坑……」

匠人们沸腾了。

他们像孩子看到心爱的玩具一样,呼啦一下围了上去研究起来:

「这刨子好,真轻,钢口真好!」

「师傅你看这个瓦刀,多厚实!你试试,趁手不?」

「这是水平尺?师傅,这是不是你说的水平尺啊?你看看这里面带气泡,噢,就是用这个气泡看看水平不水平?」

「乖乖,这辈子没用过这麽好的家伙事儿,政府真好……」

沉默寡言的马棚子一直对那2米长的铝合金靠尺爱不释手,有了它,砌墙找平就方便多了。

夜色越来越深,寒风渐起。

钱进监督,让匠人们分组选了组长,又在组长里选了队长,然后出来领了各自组里的家伙。

人民食堂的周一行赶到,问钱进:「钱总,什麽时候开饭?」

匠人们早就饿的前腹贴后背了,一直等着这句话呢。

钱进说道:「现在就开饭吧,各自回宿舍吃饭——还是那句话,注意卫生啊。」

「马从力,你去烧点开水,待会刷碗洗筷子用。」

马从力大大咧咧的说:「嗨,钱总你别浪费热水了,俺庄户人没那麽金贵,就用凉水洗行了。」

钱进说道:「你不懂咱这里的菜,菜里油水多,冷水洗不乾净。」

马从力笑了起来:「钱总,是你不懂俺庄户孙,嘿嘿,你看着吧,碗里留不下油水!」

队长们组织人手,上百号匠人们拿着新发的搪瓷碗和茶缸开始排队。

装载着大保温桶的三轮自行车被推过来,盖子打开,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前面的人探头一看,激动的说:「猪肉炖粉条,我看见猪肉了,那麽老大块……」

「是,五花肉,我看见了,真肥呀……」

打饭的队员用大勺子在里面使劲搅和,力求菜肉粉条匀称。

钱进点点头,一大勺油汪汪的白菜猪肉炖粉条被倒入了搪瓷缸里。

主食是馒头,白面和玉米面混合蒸出来的大馒头。

馒头暄软,汉子们看到后眼睛都亮了。

但真正馋人的还是大师傅炖出来的猪肉白菜炖粉条。

那肥瘦相间的猪肉片是晶莹剔透,吸饱了汤汁的白菜软烂可口,粉条滑溜油香,香气扑鼻。

轮到马从力了,他咽着口水说道:「同志,给打一勺汤吧,俺弟兄们都爱吃汤泡饭。」

「你可真够精的。」甄大鹰在他后头说道。

这汤是很好东西,表面飘着油花,比往年过年时候家里炖的白菜猪肉还带劲。

一各人一碗菜,两个二两半的白面大馒头。

好些人实在饿到着急了,顾不上回宿舍,找了个地方蹲下就吃。

咬一口大馒头,暄软蓬松,满嘴是麦香。

再来一筷子白菜粉条,吃的人眉开眼笑:「真香啊,这白菜怎麽炖的这麽香?」

徐卫东笑道:「肯定香,这是饭店大师傅炖的,你们以为是家里娘们随便炖的?」

「俺吃的这是饭店里的菜?」木工队的队长赵顺子吃惊的问。

钱进说道:「对,咱队伍有自己的饭店,实际上你们以后等于是天天下馆子吃饭店!」

一群人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天天下馆子!

天天吃饭店!

说实话,他们生产队干部都不敢想这样的日子,不,公社干部也顶多是天天吃个食堂,哪能天天吃饭店?

马从风冲堂弟使了个眼色:「怎麽样?我就说我不干队长是对的!」

下马坡是生产大队,人口多,可是太穷了,他马从风当大队长还得补贴那些穷社员,要不然都是一个马,良心上过不去。

周一行喊道:「这里还有咸菜啊,还有汤,飘着油花和虾皮的紫菜蛋花汤!」

马棚子迟疑的问:「能丶能给我点咸菜不?我口重,我丶我吃的咸。」

一个队员立马给他夹了一大筷子咸菜。

香油葱丝拌疙瘩丝。

马棚子闻了一下,一直没什麽表情的脸上露出惊奇:「诶,是香油拌的?」

周一行点头:「对,你们这顿饭的咸菜,用了一斤香油!」

其实一百多人的饭菜,用一斤香油不多,十个人都分不到一两。

但对于缺肉少油的农村来说,一斤香油这个数字可太有震撼力了。

一行人立马又开始排队:「给俺弟兄也弄点咸菜,香油拌咸菜丝,好吃!」

「放心的吃,咱这里的饭菜管饱,不够再来添。」周一行豪爽地喊着。

钱进往宿舍赶人:「大冷天别在外面蹲着,小心灌一肚子凉气,我跟你们说啊,吃饱睡好,明天开始就要干活了,都得好好干!」

泥瓦匠队的队长马从风站起来说:「钱总,你把俺这帮子庄户孙当人看,咱不给玩孬的丶装孙子,你看着就行了,马勒个巴子,明天都给老子往死里干!」

马从力喊道:「对!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

一群汉子齐声喊好。

这就是钱进要选择老实人的原因。

有些人你对他好,他只会觉得理所应当,甚至得寸进尺,蹭鼻子上脸。

有些人则记着你的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钱进挥挥手:「行了,都去吃饭吧,吃完饭再来两碗热汤。」

「饭店的紫菜蛋花汤,你们肯定没喝过!」

安果县几乎是海滨市下辖各区县里隔着海边最远的地方,压根没有紫菜。

匠人们进宿舍,三五成群凑在一起。

他们看着碗里实实在在的肉片,闻着那久违的荤腥香气,很多人都舍不得吃肉。

有人一个劲的叹气:「孩子他妈跟着我受苦受罪,结婚十几年了,还没这麽放肆的吃过肉呢,我一个人吃,不得劲。」

「那你把你老婆拉来,我把我床给她睡。」

「你睡哪里?」

「我睡我床上我睡哪里……」

荤段子立马开始了。

对于这些粗鲁的汉子来说,好饭好菜不能配好酒,那就得配荤段子!

不过今天他们主要还是猛攻锅里饭菜。

在农村,白面馒头是稀罕物。

更别提这油水十足的大锅菜了。

起初还有人说个荤段子逗个乐子,慢慢的没有人说话了,只有一片狼吞虎咽的声音。

因为大家都想明白了。

这饭菜是管够,可人家送来了那麽多馒头那麽多菜,他们吃乾净了,还能真再去要饭要菜?

那不是不要脸了?

所以,饭菜是定量的,谁先吃完谁还能去打一份,谁吃的慢,等着喝汤吧。

一双双筷子飞快地夹起肉片丶白菜丶粉条塞进嘴里,汉子们大口咀嚼着,脸上是满足的笑容。

有的舍不得吃菜,把馒头掰开蘸着碗里的汤吃,或者就着咸菜吃,这菜还想留着晚上慢慢享受。

张厚德是老师傅,身边围了几个人,都是他徒弟。

有人看他只吃馒头,问他为什麽,他便含糊的说:「这馒头甜滋滋的,光吃馒头也好吃。」

徒弟们有孝心,你一块肉我一块肉的挑给他:「师傅,吃肉吧,咱明天要使死力气啊,就吃了肉才有劲!」

他们知道张厚德是舍不得吃,想冻起来留着什麽时候回家或者有同乡人回家,帮他给家里带回去,让家里人吃。

其实他们何尝不是这样想的?

但没法留,因为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回去呢。

马棚子是自己一个人。

所以,他可以放心的吃。

此时他坐在角落的位置里,低着头,默默地吃着。

他夹起一块肉,看了又看后才放进嘴里,细细地品味着油腻的口感和香气。

多少年了,他没有这麽享受过。

好像从打记事起,就没享受过这样的生活。

不仅仅是饭香也不仅仅是穿的暖,对他而言,重要的是被当作人来对待了。

钱进给他一个技术组长的官儿,现在手下没人,但据说明天会有十多号人过来跟他学习。

他很感谢钱进。

他也从没见过这样的干部。

钱进现在便端着碗在几个宿舍之间窜门子:

「怎麽样,好吃吗?」

「要不要来点辣椒?大蒜?大蒜有啊,你挺会吃,吃肉不吃蒜,滋味少一半。」

「老马组长,怎麽一个人吃啊?」

他最后坐在马棚子身边:「你带出来那麽多徒弟,他们其实都是你的同志,你甭管以前了,反正以后咱队伍就看技术看人品。」

「你要是技术好人品好,你就是咱队伍里的这个!」

他竖起大拇指给马棚子看。

马从力也坐过来,一直嘿嘿笑:「钱总,以后俺这个饭?」

钱进说:「放心吧,不敢说顿顿有荤腥,但天天有细粮,而且管饱。」

「不过还是那句话,我得看大家的干活水平,是吧?干得好,嗯,咱的伙食水平肯定没问题,福利也会更好,要是乾的不好……」

他把手一摊。

众人大喊:「肯定乾的好!」

钱进笑道:「那就行,哈哈,以后别拿以前集体劳动吃大锅饭的那个熊样子来应付我,咱还是吃大锅饭,但干活却要量化!」

几个队长都表态,肯定把队伍带好。

饭菜一扫光。

连紫菜蛋花汤都扫的乾乾净净。

很正常。

他们哪里喝过这麽鲜美的热汤?

钱进把他们给安置好了,坐车离开。

工匠们为了省电,给橡胶水袋灌满了热水塞进被窝后,人就钻进去关了灯。

被窝里暖烘烘的,吃饱喝足身上也热烘烘的。

但大家睡不着,对头的丶上下床的,都在说话:

「爹,这城里真不一样!」

甄大郎摸着身下厚实的垫子,很感慨:「这个棉被窝丶这热水袋,还有那新工具,钱总真是说话算话!」

「是啊!」甄开来靠在床头,抽着旱菸袋。

烟雾缭绕中,老汉的眼神悠远:「活了五十多年,头一回被人这麽当回事。」

「给这麽好的东西,还管这麽好的饭,这要是不好好干,对得起人家对得起咱自己的良心?」

「师父,你说咱真能在这城里扎下根?钱总这里真能给解决户口?」甄大鹰还有些不敢相信。

「钱总当着那麽多人的面说的,这还能有假?」甄大郎抢着说,「他说话算话,咱只要好好干,把手艺亮出来,肯定能留下!」

隔壁宿舍,马棚子默默地用带来的旧毛巾擦着脸盆

这新脸盆是搪瓷的,他不敢使劲怕刮花

同屋的瓦匠老李凑过来:「老马,想啥呢」

马棚子抬起头,笑道:「没啥」

老李递给他一根自己卷的旱菸卷,然后透过旁边的窗户玻璃往外看:「听说咱这个地方出去没多远,就是海边?咱俩搭夥去看看海吧」

「唉,今年五十一了,还没见过大海啥样呢。」

「你说,我老婆子要知道我进城第一天就发这麽多好东西,还吃上肉了,非得乐疯了不可。」

他是个碎嘴子,很能说,说起来没个停下。

马棚子则是个闷葫芦,他喜欢听,而且点头或者微笑回应。

老李的情绪价值反正被他给足了,一个劲的喋喋不休。

张厚德披着衣裳凑过来要火。

老李立马把话题转向他:

「老张头,你这把年纪了,还赶上这好事,钱总破格收你,是看重你的手艺!」

「是啊!」张厚德摩挲着新发的棉工服,「我这把老骨头,唉,一个月45啊,唉……」

他声音又有些哽咽了。

「我琢磨着,你得把压箱底的本事都拿出来,带好徒弟,钱总让你把质量关?那你可得把严实了,不能辜负了钱总这份信任。」老李又说。

张厚德郑重点头:「这是肯定的。」

一直默不作声的马棚子突然说:「钱总看得起咱的手艺,咱就得干出个样来。我以前接触过城里人,他们瞧不起咱乡下人。」

「尤其城里的师傅,瞧不起咱的手艺,所以这次咱得好好干,让那些国营大厂的师傅也瞧瞧,咱农村来的匠人一点不差!」

老李:「老马说的对!」

窗外,城市的灯光透过澄净的玻璃洒进来,比农村的月光要亮堂。

时不时还有自行车铃声和汽车喇叭声传进来,这跟农村入夜后的寂静更是截然不同。

宿舍里,鼾声此起彼伏。

可好些工匠睡不着。

橡胶水袋在被窝里散发着持续的热量,温暖着他们的身体,也温暖着他们的心。

他们不会说太多场面话,但都有感觉:

自己甚至自家的命运在今天被改写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