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林燃怒斥科罗廖夫(62k)(1 / 2)
第192章 林燃怒斥科罗廖夫(62k)
「月球就在那里,我们没有办法等到百分百成功率的时候再去执行登月。
太空探索从来不是一条坦途,它是人类挑战未知的壮举。
我们在执行Vostok系列计划的时候,同样有着失败的风险
同样要面临包括火箭发射失败丶轨道偏差丶通信中断和再入失控等各个领域在内的失败风险。
我们最终成功了。
科学进步需要大胆尝试。
登月任务不仅是为了将太空人送上月球,更是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
即便任务未完全成功,我们获得的科学数据和技术经验也将为未来铺平道路。
从斯普特尼克到加加林的首次太空飞行,每一步都伴随着风险,但正是这些努力让我们站在了今天的高度。
历史告诉我们,伟大的成就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牺牲。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丶斯科特的南极探险,这些先驱者面对未知的危险,却为人类开辟了新天地。
我们的太空人自愿承担这一使命,他们的勇气代表了全人类的探索精神。
此外,我要强调,苏联航天计划并非盲目冒险。
我们进行过很多次无人测试飞行,优化了火箭丶登月舱和返回系统。
我们的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确保每一环节都达到最高标准。
风险无法完全消除,但我们已尽全力将概率提升到当前最高水平。
斯拉夫人向来不缺乏牺牲精神,更何况这是为了全人类探索宇宙所作出的牺牲。
在执行任务前,我们就已经把风险充分告知了加加林和其家人。
他对这一任务展现出了惊人的意志和勇气,他在此次登月中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
最后,作为一个致力于太空探索的国家,我们有责任引领这一领域。
因为我们深知,登月不仅是苏联的成就,更是全人类的胜利。
冷战或许让我们分属不同阵营,但像教授所说,宇宙是无垠的,属于每一个人。」
科罗廖夫语气冷静,话语却饱含情绪,让台下嘉宾深感共鸣。
同时在座敏感的外交官们都意识到,苏俄是希望和平,希望冷战缓和的。
准确来说,他们阅读出了不一样的信息,这届白宫显然不希望冷战缓和,但教授希望冷战缓和。
而结合克里姆林宫尼基塔的公开讲话,以及科罗廖夫话语中讲的是全人类,没有强调苏俄人赢得了太空竞赛。
他们能够读出很清晰的信号,苏俄从官僚到科学家都希望冷战的态势能够缓和。
林燃听完后鼓掌道:「确实,加加林确实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和信念。
正是这样的勇气和信念才得以帮助他圆满执行任务。
正如科罗廖夫所说,登月任务成功机率很低。
但最终我们成功了,在阿美莉卡和苏俄的合作下,我们顺利完成了登月任务。
老实讲,科罗廖夫,你是否怀疑过,我们的燃料舱真的能顺利降落在你们的着陆点附近?」
科罗廖夫紧绷的面容终于出现一丝微笑:「当然,伦道夫,在亲身经历前,我很难想像人类技术能够做到这个精度。
它不仅仅是登月飞行器的控制系统丶导航系统丶通信系统都有超高的要求,对于数学上的计算更要无比精确。
伦道夫,你在数学的计算上确实超越了这个时代。
没有这些精确的参数,我们很难将加加林安全接回地球。」
台下外交官们感慨:「难得看到美苏科学家同台交流。」
德意志民众们看到这里则在争论,「看,美国人的计算多厉害!没有他们,苏联人上不了月球。」旁边的人反驳道:「苏俄的火箭和飞船也很棒啊!」
伦道夫转向科罗廖夫,语气轻松:「科罗廖夫先生,这次合作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技术标准的差异和语言障碍。」
科罗廖夫点头道:「语言确实是个问题,好在我们都有优秀的翻译团队。
至于技术标准,双方都做出了妥协,比如对接接口的设计。我们还交换了大量数据,确保系统兼容。」
伦道夫笑着补充:「我记得英制单位和公制单位的转换是个大问题,在最后甚至还因为这个差点出了意外。
苏俄使用公制单位,我们使用英制单位。
在任务规划阶段,苏俄团队向美国提供的轨道参数,用的是公里。
我们的团队下意识认为是英里。
在做轨道计算的时候,因为通信误解,这一错误险些导致燃料舱被送入错误轨道,无法和加加林的着陆点重迭。」
科罗廖夫点头:「在这一点上,我认为阿美莉卡也应该使用公制单位。」
从历史来看,英格兰丶枫叶国丶袋鼠国丶南非等等,所有曾经或者现在的大英国协国家都陆续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开始推动单位公制化。
只有阿美莉卡,一直到六十年后还是用英制单位。
林燃无论在这个时空,还是在六十年后都深受困扰,他听到科罗廖夫的建议后苦笑道:
「这不是我能决定的,我是NASA局长,这需要推动相关法案才行。」
台下英格兰首相哈罗德·威尔逊侧身和汉弗莱低声道:「副总统先生,你们确实可以好好考虑这个问题。」
汉弗莱一脸疑惑,大家都用英制单位,你让我们考虑什麽?
哈罗德看出了汉弗莱的疑惑,他接着道:「我们明年就要全面开始公制化了。」
没错,英格兰算是大英国协国家里最早推动公制化单位的那批国家。
1965年就开始了公制化。
(1965年5月24日,英格兰贸易委员会主席道格拉斯·杰伊在下议院宣布,英格兰将在未来十年逐步采用公制单位,取代帝国单位。这一计划由英格兰标准协会和工业联合会负责推动)
英制单位,英格兰自己都不用。
汉弗莱觉得很奇怪,一种很怪的感觉,科罗廖夫在台上说你们该用公制单位,英格兰首相哈罗德·威尔逊马上在台下说我们明年就用。
老实讲,汉弗莱一直有听说过坊间谣传,说苏俄对英格兰的控制极深,过去他不信,觉得这是谣传,是为了打击英格兰阿美莉卡牢不可破联盟关系的谣言。
现在他有点信了。
不然你们为什麽配合如此默契。
哈罗德·威尔逊什麽人,人精中的人精,他连忙低声解释道:「大多数国家已采用公制,我们要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保持一致,这和苏俄人无关。」
哈罗德说完后又强调了一遍:「绝对无关!」
汉弗莱点了点头:「好吧,我回去会和总统先生汇报的。」
他内心则心想,看来要减少和英格兰的军事研发合作了,你们转为公制单位,难道和法兰西丶德意志保持一致比阿美莉卡的军事科技研发合作还要更加重要吗?
汉弗莱感觉英格兰和苏俄的关系暧昧可能性又提高了一些。
台上,林燃接着说:「在我们探讨登月任务的技术细节之前,我想提出一个更本质的问题:人类为什麽要探索太空?这种对未知的追寻,是否是我们命运的必然?」
科罗廖夫想了想:「人类仰望星空的历史比任何文明都要久远。
从最早的星图到今天的登月,每一次迈步都是对未知的挑战。
太空探索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人类精神的证明,我们在地球上生存,但只有在探索中,我们才能找到存在的意义。」
林燃轻轻点头:「你的回答让我想起了存在主义的观点,比如萨特所言,人类通过自由选择定义自我。
太空探索是否也是这样一种自由的体现,摆脱地球的束缚,去追寻更广阔的可能?」
科罗廖夫沉思片刻后说道:「是的,太空象徵着无限的可能性。
在那里,没有国界丶没有意识形态,只有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
但这种自由也伴随着责任,我们必须确保它服务于和平与进步,而非分裂与破坏。」
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内,教授们讨论道:「教授和科罗廖夫将太空与存在主义联系起来,教授天生就该回我们哲学系任教。」
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应该是最希望林燃回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群体。
霍克海默老了,法兰克福学派迫切需要新的顶级大脑来接过霍克海默衣钵。
而这个地球又有谁的大脑能比林燃更加顶级呢?
即便林燃从来没有在哲学领域证明过自己,但法兰克福学派依然深信林燃就是那个可以接过衣钵,带领法兰克福学派走向巅峰的那个人。
另外一位教授说道:「是啊,能离开和平本身,从更高维度却解读,这并不容易。」
「这让我想起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人类在选择中创造意义。」
林燃继续引导话题:「科罗廖夫先生,这次美苏联合登月任务在冷战背景下显得尤为特别。你认为这种合作对人类的团结意味着什麽?它是否预示着超越政治对立的可能?」
汉弗莱不是不让我说和平吗?
那我问科罗廖夫的意见总行吧。
老实讲,林燃已经深深被这个时代所打动。
冷战固然是战争,科技固然没有六十年后那麽绚烂。
但这个时代同样意味着无限的可能。
意味着人类可以不走入资本异化的未来,这样的未来下人类从仰望星空变得只能蜷缩在地球一切朝金钱利益看。
他还能改变。
60年后他能改变,当下这条时间线林燃认为自己同样能改变。
他倒不指望能够靠访谈就促成和平,让人类团结,但他需要做些什麽。
不能因为这件事没有意义就不做。
科罗廖夫的眼神变得柔和:「冷战让我们站在对立面,但太空让我们看到共同的目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