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4章 一力破十巧(1 / 2)

加入书签

第424章 一力破十巧

张居正这一招的高明之处,就在这个设卡的地点——荆州府夷陵州。

大明凡是设置「州」的地区,都是明初重要的军事据点。

夷陵设州的理由实在是太充分了,这里本身就着名的古战场,三国时期汉昭烈帝刘备,就在夷陵之战中被东吴大将陆逊火烧连营。

夷陵,也就是原时空的湖北宜昌,这里是长江三峡水运的生死命门,其「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的地理格局,使之成为大明西部漕运丶商道与军事调度的核心枢纽。

造成夷陵如此重要地位的原因,是长江三峡。

三峡天险,长江中下游能够通航的船只,到了夷陵就要换成小船,依靠纤夫闯过险滩,才能进入长江上游航道。

而长江上游,也就是四川的船只,到了夷陵之后,也要换成大船,再驶向长江中下游地区。

夷陵州就在荆州府治下,张居正用一府,乃至于一州之地,就控制了长江上游最重要的节点。

一旦夷陵设税关,就等于朝廷对整个长江上游地区开徵商税!

苏泽不由的感慨,张居正的眼光还是如此的狠辣!

一州之地,撬动了整个长江上游的商税,这一招实在是太高明了!

可紧接着,内阁就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赵贞吉是四川人。

而如今长江上游最繁华的地区,自然就是四川了。

这等于说,张居正要在自己的老家荆州,征整个四川的商税!

身为四川子弟,赵贞吉如何能忍?

这甚至不是赵贞吉忍不忍的问题,在这件事上他如果不为四川出头,那赵贞吉就别想着老了以后归乡养老了,家乡父老都能用唾沫将他淹死!

赵贞吉带领四川官员联民上书,坚决反对张居正的建议,刚刚平稳了一阵子的朝堂,再次动乱了起来!——

报馆内。

沈一贯绘声绘色的说道:

「这次赵阁老是真的动了真火,他昨日上书请辞了!」

罗万化也愣住了,上书请辞是大臣对皇帝最大的威胁了,也可以看做赵贞吉用自己的全部政治声望,也要反对张居正的政策!

要知道赵贞吉的自从入阁以后,很少如此激烈的发表政治观点。

看来这次张居正是将四川官员得罪狠了!

沈一贯看向苏泽,他问道:

「子霖兄,你这次站在哪边?」

罗万化也看向苏泽。

赵贞吉是苏泽的姻亲,苏泽也被朝中的四川官员视作四川女婿。

但是商税这件事本就是苏泽提出来的,两人也都知道苏泽对商税的态度,在政治立场上,苏泽肯定是支持张居正的。

苏泽毫不犹豫的说道:

「这件事,我自然是站张阁老。」

罗万化和沈一贯都点头,苏泽果然还是苏泽,他本质上和高拱张居正都是一类人,就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惜肝脑涂地的人,绝对不会因为外部压力而改弦易张。

沈一贯虽然早有所料,但他还是说道:

「子霖兄,这次张赵两位阁老打架,你还是不要参与了吧?」

苏泽摇头说道:

「好不容易有了这麽好的机会,我怎麽能放过这次机会?」

沈一贯紧张的说道:

「那子霖兄家大娘子那边?」

苏泽不以为然的说道:

「我家娘子从来不干涉政务,赵家也知道这个道理,没有派人来劝说她,让她夹在中间难做。」

听到苏泽夫妇没有因此吵架,沈一贯也松一口气。

他家娘子和赵令娴关系极好,也不想让苏泽家里因为朝廷的事情产生裂痕。

这时候罗万化问道:

「对了,赵阁老反对在夷陵徵收商税,总要有个理由吧?总不能说是夷陵徵税,就是向四川徵税吧?」

苏泽也看向沈一贯。

政治上的事情,总讲究一个「师出有名」。

总不能说四川抗拒交商税,就不肯夷陵徵税吧?

沈一贯消息灵通,他立刻说道:

「这一次赵阁老和四川籍官员提出的争议,是『不公』。」

罗万化疑惑道:「不公?」

沈一贯说道:

「是啊,这一次赵阁老的理由还是挺有道理的。」

「自古以来,都是四川向外贩售的货物多,从夷陵向四川运输的货物少。」

「如果在夷陵设置税卡,岂不是针对四川,专门向四川商户百姓徵税吗?」

罗万化也点头说道:

「这倒是也有道理啊,赵阁老这个角度不错。」

三峡天险,虽然从上游进入中游,同样也需要纤夫来引航,避开三峡的激流和漩涡,但是总体来说,从四川运输东西出去,要远远容易将物资运输进入四川。

而四川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地理单元,在农耕时代自给自足反而不是缺点,而是一个地区稳定的象徵。

赵贞吉的理由确实也有道理,夷陵设置税卡,就是专门对出川货物徵税了,那还真是脸都不要了。

这就和强制要求四川开徵商税没区别了,也有违了苏泽当年商税的政治纲领——责权对等。

这倒不是说苏泽迂腐,而是政治可以暗箱操作,可以密室政治,但是对外宣传的政治口号是一定要做到的。

如果政治口号都无法遵守,那一名政治家就失去了立身的基础,这时候你再做什麽事情,别人都会反对了。

原时空,张居正就是这样。

原时空的张居正,为了约束万历皇帝,不停地提倡孝道。

可结果是自己父亲去世,却不肯丁忧归乡守孝,还让门生弟子上书夺情。

这件事之后,张居正经营的政治形象破产,他也很快就倒台了。

责权对等,这是苏泽在开徵商税时候提出来的纲领,自愿开徵,这也是朝廷对商税的默认态度。

张居正这一招确实很精妙,但是确实有点不择手段,破坏了原本的政治默契。

「看样子张阁老要失算了,如今很多地方官员接到了消息也在上书,认为夷陵州徵税太不公平,有违朝廷设置商税的本意。」

苏泽思考了一下说道:

「那这件事的争议,最后落在了长江通航的问题上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