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七府士子共诗题映日荷花别样红(1 / 2)
第128章 七府士子共诗题——「映日荷花别样红」
秦淮河上烟波渺,画舫珠帘卷诗潮。
江行舟临风而立,挥毫泼墨,一篇《望海潮·东南形胜》已成,跃然纸上。
[战词鸣州]——
「咚!
咚!
咚!
咚!
咚——!」
文庙五声钟鸣震彻九霄,
金陵城上空,奇观遮天蔽月——
千骑玄甲破云来,铁马冰河入梦遥。
此篇鸣州诗词,爆发才气,所化一千精骑兵列阵,簇拥着金甲大将,兵锋直指钱塘怒潮。
铁血肃杀之气席卷长空,竟将金陵城的天幕都染作霜色,散发出恐怖的军阵威压。
金陵城外,一座万卒步甲大营中,老兵手中长矛无风自鸣;
金陵城水寨,三百艘楼船之上,旌旗猎猎如临大敌;
金陵城墙,一排排守城戍卒,皆按剑北望,恍见一道烽火狼烟自东南升起,遮天蔽日。
满城武卒,无不脊背生寒,感到惊悚——仿佛听见金戈铁马踏碎山河的杀伐之音,一场迫在眉睫的血战即将爆发。
良久,
金陵城上,那遮天蔽日的兵戈幻象,恐怖天威,方才渐次散去。
秦淮画舫,灯火如昼。
案上《望海潮·东南形胜》宣纸无风自动,墨迹未乾,却已凝成一页战词首本文宝——
金辉流转,锋芒隐现,竟隐隐传出铁马冰河之音,似有千军万马藏于字里行间。
画舫之内,
江南十府众文士屏息凝神,眼中既有惊叹,又难掩艳羡。
诗会短短一个时辰,江行舟竟已写就一篇[达府]丶两篇[鸣州]级首本文宝!
此等才情,便是金陵世家,亦难望其项背。
金陵府的世家大族,莫不是数百年积累,族中进士辈出,甚至翰林,十代文脉滋养,方得底蕴深厚。
可江行舟,不过一介寒门布衣,竟能以一己之力,与金陵世家底蕴争辉!
实在是,叹为观止!
杭州府徐灿明丶苏州府唐燕青丶扬州府祝贺知等人目光灼灼,蓦然扫向江南十府其馀各府士子。
此刻,尚有七府士子未出题——江州丶常州丶宁江丶绍兴丶嘉兴丶松江丶湖州。
「诸位,该你们出题了!」
徐灿明持扇道。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竟无人上前。
谁愿自取其辱?
苏州丶扬州丶杭州三大府士子,底蕴深厚,向来是江南道才气最顶尖。
尚且被江州府第一才子江行舟,压得抬不起头,其馀各府若贸然出手,岂非自取其辱?
「绝不能再写本府名胜!」
「若我等回去,如何面对本府父老?」
其馀各府士子,窃窃私语。
——自家本府的第一文士名胜,竟被一个外府士子写得惊天动地,而本府子弟却束手无策!
此等耻辱,如何咽得下?
常州府一秀才忽而击掌:「不如……第四道诗题写『江南'?「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对!若写江南,纵是鸣州佳作,也是我十府共荣!」
众人目光闪烁,暗自盘算。
——江行舟,难道能以一己之力,写出江南名篇,压得江南十府士子尽低头?
「好不要脸!」
唐燕青拍案而起,指着众人怒喝:「凭什麽我苏州丶扬州丶杭州三府,皆只输了本府名胜——寒山寺丶二十四桥丶钱塘江!而你们却要拿整个江南作赌?」
「不错!」
「岂有此理!」
苏杭扬三府士子纷纷怒斥,画舫内顿时喧哗如市。
「那写'荷花'如何?六月盛夏,正当咏荷时节。」
有人提议。
「荒谬!『荷花'乃天下文人共咏之题,岂能容你们这般糟蹋?」
「依我看,就该写各府名胜!」
「对!既是江南十府诗会,就该公正,堂堂正正,各出一题.不可投机取巧!」
画舫之上,众士子争执不下,声浪几乎要掀翻秦淮河的夜色。
可七府士子,有苏丶杭丶扬三府士子的前车之鉴,自然是绝然不肯再跳火坑——江南十府名胜,谁家能挡得住江行舟那支惊世骇俗的笔?
「江南十府才俊,且听老夫一言!」
一道苍劲浑厚的声音自明月楼雅间传来,如洪钟大吕,瞬间压过秦淮画舫内的喧嚣。
众士子们循声望去——
但见秦淮河畔,明月楼雕花轩窗大开。
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凭栏而立,青衫磊落,气度沉凝。
正是翰林学士,江南文坛泰斗周敦实!
刹那间,
画舫上针落可闻。
苏州才子唐燕青慌忙整冠,扬州名士祝贺知立即起身,连方才争执最凶的杭州徐灿明也急忙噤声。
三百馀名江南士子齐齐拱手,执弟子礼:「晚生丶后进,见过周老大人!」
夜风拂过秦淮河面,吹动老翰林腰间玉佩叮咚作响。
他目光如炬,缓缓扫过众士子,最后目光落在画舫中间的江行舟身上,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这一眼,似已看透江南未来数百年文运——江行舟定然是江南道十府文坛,数百年来第一人!
江南十府士子与金陵十二家子弟,神情无不肃然,肃立拱手拜见。
这位执掌《江南雅集》十馀载的文坛泰斗,此刻临风而立,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
他腰间玉佩在夜风中轻响,手中一柄湘妃竹摺扇轻摇,说不尽的儒雅风流。
「请老大人赐教,后进洗耳恭听!」
顾雍连忙上前一步,恭敬问道。
周敦实目光扫过满座才俊,他轻抚长须,朗声道:
「今夜《金陵十二家》诗会,已诞生达府之作一篇,鸣州之诗两首,实乃本诗会前所未有之盛况,可谓圆满。」
「江南十府文脉同气连枝,不可因一时意气伤了和气。」
「老夫提议,剩馀七府士子共出一题,作为诗会终场,诸位以为如何?」
话音未落,画舫上已是一片哗然。
——这分明是要给那七府士子们一个台阶下!
「大人高见!我等自当遵从!」
江南十府士子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如蒙大赦,纷纷长揖到底。
——三府已败,若再被江行舟连斩剩馀七场,日后江南十府士子,恐怕见江行舟而有惧色。
周敦实目光温和,扫过众年轻士子,最后落在那道青衫磊落的身影上:「江南十府秀才,当以江州江行舟为第一。」
他轻抚长须,笑道:「江行舟,这最后一题,不如由你来出?」
「是,周老大人!」
江行舟从容出列,衣袂在夜风中猎猎作响。他拱手一礼,声音清越如碎玉:「学生斗胆出题。」
——这一声应下,满座才俊心头俱是一颤。
江州府第一才子江行舟出题,也不知会出什麽难度的诗题?!
画舫之上,
江行舟负手而立,目光掠过江南各府三百士子。
「周老大人既言七府共题,如今时值六月,金陵荷花处处,便以一个『荷花'为题眼。」
他抬眸望向秦淮河畔摇,声音清朗:「此外,再加一个小小的限制,若出现景观,必须限定在我『江南道』境内——!
便以此,为诗会终场之题,诸位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
七府士子如释重负,纷纷抚掌称善:「妙极!以『荷花』为题,诗题正合时令。限定在江南境内,也是我等擅长!」
这道「荷花」题目极为常见,限定「江南」之地,并无难度。
而苏杭扬三府秀才们却是神情无奈。
既然是七府共出一道诗题,自然不能挑选一府特色,唯有以「荷花,限江南境内」为诗题最好,他们也只能接受这个题目。
「善!『荷花』,江南最是寻常物!
也最见真才实学!」
周敦实在雅间内重新落座,捋须轻笑,眼中精光闪动。
画舫内,墨香氤氲。
江南十府的三百馀位才子们,执笔如剑,额角沁汗,却无人顾得上擦拭。
案几上,宣纸铺展,狼毫饱蘸浓墨,每一笔都似在搏命。
——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有人咬紧牙关,笔走龙蛇;
有人闭目沉吟,指尖轻叩案几;
更有人面色涨红,连袖口沾了墨渍都浑然不觉。
败给江行舟尚可忍,但若连其他九府都不如.未免颜面无光。
「啪!」
有士子过于专注吃力,一支紫毫突然折断,碎屑纷飞。
裁判顾雍负手而立,在画舫内踱步,目光扫过那一张张或紧张或苍白的脸,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
案上诗笺渐满。
或清丽如「棹破琉璃影」,或雄浑似「气吞云泽」,更有「藕丝牵作太湖舟」这等妙句.
——可惜,终究少了几分才气。
一炷檀香燃尽,江南十府众士子搁笔交卷。
裁判顾雍执卷品评,眼中渐露惊色。
许是这「荷花,限定江南境内」之题正契了众才子们此刻的心境,佳作竟如雨后新笋般纷纷涌现——
「[达府]一篇!」
「[出县]十篇!」
「[叩镇]五十篇.[闻乡]二百有馀!」
顾雍声音陡然拔高,「闻乡以下者,不过寥寥十馀篇,想是心绪难平所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