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0章 耘田绩麻,逆天而行(2 / 2)

加入书签

白发身影轻轻一叹,叹息声顺着江底暗流的波纹飘荡得很远很远。

贡院中,青烟诗的风波终于短暂地过去了。

满场所有诗卷都已被收走。

当然,陈叙那一份被单独呈上,送至了几名考官面前。

这表面上看来不合规矩,可实际上,青烟诗单独上呈,正好就是规矩。

毕竟青烟诗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受天地认可的,既是受天地认可的诗,那考官能不认可吗?

当然不能!

除非考官不想要头上乌纱,又或是清白文名了。

又或者,是诗中存在某种极大触犯忌讳的言辞。

那麽即便是青烟诗,也有黜落的可能。

但除此以外,青烟诗都会被默认为试帖诗头名。

自然弥录腾封便也就没有了意义。

如此,鉴星台上众考官,当下便是在提前查看陈叙的试帖诗有无犯忌讳之处。

众考官以目光交流,眼神中有叹息,有欣赏,也有某些说不出的复杂。

数十年苦读,又经宦海沉浮,终究是失去了最初年少时的灵性,不如某些人天赋超卓,信手拈来,便是绝句。

诗卷在众人手中传看,传到一名白发考官手中时,那考官一手搭在腿上轻轻敲击节拍,口中诵念,语气闲适惬意: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吟诵时他面带微笑,吟罢了他欣赏赞叹。

「此诗真是……淳朴生动,意蕴悠然。

一诗之中,黄金点梅,白雪染麦,杏实且肥,菜英却稀。

虽是作诗,却如作画。

真可称得上一句,设色宛若丹青手,旨趣皆在咸酸外。

妙哉,田园之美,尽在诗中。

读罢此诗,老夫竟不由得生出归隐田园之念。

唉,也不知何时能放下尘俗,去农庄中度此浮生。也品一品这……梅子金黄杏子肥呐。」

白发考官抚须赞赏,笑言感叹。

经他解说,陈叙诗中的画面更宛若真实般,色色分明地映照在众人眼前。

在场众人原本便个个都称得上是饱读诗书之辈,对于诗词文章的欣赏水平都毋庸置疑。

白发考官如此这般一段赏析,当下引来阵阵应和与讨论声。

「苏老所言句句真切,当真说尽此诗意蕴。

不过依下官浅见,此诗最妙之处还在于以静写动,留白精妙。

下官尤其喜欢此诗有花有果,有色有形。不仅仅局限于田园隐逸,更注重耘田绩麻。

这一句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明明写的是无人过,可实际写的却是农人劳作奔忙,早出晚归。唯有如此,才使得村中『日长篱落无人过』,一片清寂呐。

如此鲜活真切,实为历来田园诗篇首见。此等写作手法若能发扬,或将有流派兴起也未可知。

难怪,此诗一成,便有纸上青烟,一飞冲天。」

说到此处,那中年考官双掌一合,几乎没忍住击节赞叹。

众考官纷纷答言,各抒己见。

诗成青烟,引来的便几乎都是赞赏。

直到最上首的主考官,来自玉京天都的礼部侍郎冯兴拈起短须,轻声一笑说:

「此诗甚妙,但最妙之处诸位却仍未看清。」

众人顿时将目光纷纷投向冯兴。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