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欠债计息,天经地义(1 / 2)
第335章 欠债计息,天经地义
「当年处事不周,已经有错在先,事发后却又心存侥幸,愚蠢到授人以柄,致有后患。是老夫教子无方,无关旁人。」
源乾曜先是沉声说道,然后又转头望向宇文融道:「如今你的事情更要紧,不可分心别顾。那张氏子再吵闹旧事,无非些许钱债而已,我自会处置妥当。」
说完这话后,他便抬手召来家奴,着令去给宇文融收拾客房入住休息。
宇文融自知源乾曜不想将这些家事在外人面前细论,毕竟彼此关系再怎麽好,也是各有家室丶功成名就的势位中人,又怎麽会乐意将纷乱家事暴露于人前呢?
于是他便也站起身来告退行出,只留源氏父子在堂话事。
待到宇文融离开之后,源乾曜才又深深皱起了眉头,口中又沉声道:「张说之孙城府颇深,未可因年少轻之。事情已经过去数年,他一直都无有动作,却在如今突然发难,必然事出有因,所图未必只是钱帛。明日你主动去访问他,探听一下他的真实心意!」
「我也是这麽想的,足足数万贯钱债,他若只是图此,早就忍不住要登门索要了。隐忍至今才作发难,必然也是别有所图!」
源洁闻言后当即便点头道:「明日我便去他家中追问一番,他究竟意欲何为?若在能力之内,尽量帮他解决,趁早了结此事。别再遗留隐患,由人拿捏,总不能真凭其旧年诈计,便硬要从我家索取数万贯的钱帛!破财事小,若传扬出去,也难免会令人耻笑!」
「不然!张家富贵,岂有钱帛之困!若此子只是图财,那才是最简单的事情。我家纵然不称豪富,但父子为官多年,总有一些积储。明日你先盘查一下家中现钱多少,若张氏子只是索钱,立即给之暂且消债。纵有馀忿,待你阿兄赦还再与计较。」
源乾曜想了想之后便又说道:「若是家中现钱不足,可向亲友借取周转一下。」
三万贯钱若在普通民家自是一笔天文数字,但对源家这样的官宦之家而言倒也不是拿不出。源乾曜为官大半生,担任宰相便数年之久,哪怕不像张说那样大肆贪污,俸禄恩赐加上群僚赠送等等,积攒下来也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只不过一时之间家里可能没有这麽多的现钱,但源氏也是一个传承悠久的大家族,各家族人多有仕宦,且两京之间也颇置资产,一起凑个三万贯钱倒也不难。
「但那是整整三万贯啊!」
源洁闻听此言后顿时面露不甘与心疼,口中则忿忿说道:「阿兄也曾说过,当年汴州州吏根本就没有勒索张岱那麽多的税钱。况且当年汴州震荡,那些钱帛也都充作赃物,又未入我家,岂可由我家承担偿还!」
源乾曜听到这话后当即便皱眉道:「行事能如此不顾轻重吗?那白纸黑字总是你兄落笔写成,更有官印为凭,若因此纠纷诉入官府,旁人会不会疑你家要藉此为汴州群属翻案?
届时不要说你兄难离瘴毒之乡,因此惹出的纷争更不是区区钱帛能够了结的!况今朝堂李杜不合丶情势大乱,正需有人强势入主中书门下收拾局面。若因我家事累及宇文前程,之后几十年人事都将大受扰乱!」
「是了!这笔债也应让宇文融略作分担,当年他非但不救我阿兄,反而还送信劝说阿耶为之谋取汴州,是欠了我家莫大的人情!」
虽然他父亲已经将利弊分析的比较明白,但一想到就这麽被张岱白白敲诈去三万贯钱,源洁还是心疼得很,当即便又说道:「我听说宇文融自执掌汴州以来,其子弟门生在汴州都是大谋财利,所得颇丰。区区三万贯钱,他必然拿得出……」
「住口!这本是我自家之事,岂可推脱于旁人!宇文融自是豪迈崇义之人,但你若挟恩勒索,则就作贱了这一份情义。你耶对其虽有拔擢,但也是为国取贤,岂可作私恩求报!」
源乾曜不待儿子把话说完,当即便又低声训斥道:「更何况,你兄弟未来前程荣辱或将系其一念,今以区区钱帛劳之,则来日难索别物!」
「儿知道了,那我便自往询问张岱,尽快凑足钱数偿还。」
源洁听到父亲的训斥后,才又一脸颓丧的低头说道。
源乾曜闻听此言,脸色才微微好转一些,旋即便又叮嘱道:「记住,若张氏子只是索要钱帛,那便馀事勿论,尽快将钱给足。但若凭此而胁取别者,尤其是与宇文融并朝中人事相关的事情,你千万不要轻易应许,归来告我即可!」
「阿耶放心罢,我知轻重取舍。总之绝不能让此事吵闹起来,影响到阿兄赦还量移。也不能让张岱借题发挥,影响到宇文融拜相的谋算。」
听到源洁所言,源乾曜这才点了点头,稍微放下心来。其实如果不是自己公务繁忙,加上还要协助宇文融调和朝中人情,他倒想亲自与张岱接洽解决此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