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兵不厌诈(2 / 2)
王安石看起来挺冷静的,他只道:「天下之事,行王道者,坦坦荡荡。」
「既如此,那我便也不藏着掖着了。」
见针对性的激将法很奏效,陆北顾乾脆延伸开来道。
「那帐房或许只是棋子,伪造文书需要用印,调动卫士需口令,这些痕迹虽可掩盖,但绝非无迹可寻。当然,那都是枢密院内部的事情,开封府确实查不得,但是我觉得死者被捅伤的地点也有线索.介甫兄有没有想过,为什麽是个废弃的木材场?这个木材场之前属于哪家商行?我觉得介甫兄若能从死者近日行踪以及这个废弃木材场的归属查起,或可发现他与某些人的交集。」
某些人,指的自然是裴德谷。
至于他身后的贾昌朝,这个案子暂时还追不到这老狐狸身上。
不过,这老狐狸也已经是陆北顾的下一个目标了。
王安石点了点头,这些线索对于他破案都很重要。
有了针对性的目标再去找相关证据,就好比先射箭后画靶,自然比盲目排查效率要高得多。
陆北顾稍顿,又道:「再者,凶徒既专业却又失手,说明并非惯犯。两个身高六尺丶衣着体面的健硕男子,在京城中应当不难查找,他们杀人灭口后必定急于脱身,或许正在某处藏匿。」
王安石目光微动,已然明白:「赌坊丶客栈丶车马行这些地方我都会派人细查。」
陆北顾最后,说出了自己最重要的想法。
「更何况,死者,他也可以『没死』。」
「你的意思是?」
「两名凶徒只是将其捅伤了,不是当场捅死,他们是不能确定这人死没死的.而这件事情知道的人,都在介甫兄的管辖范围里,如果没有内鬼的话,消息不会马上传出去,那为什麽不借着此事设个陷阱呢?毕竟,兵不厌诈嘛。」
两人又就着这个想法细细地聊了聊。
结束后,王安石起身欲走,又回头低声道:「贤弟且宽心,若真如你所言,我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有劳介甫兄。」陆北顾拱手相送。
王安石悄然离去,脚步声渐远。
陆北顾重新躺回榻上,望着窗外月色,心知今夜的开封城,注定有许多人无眠。
他在榻上翻了几个身,终于沉入梦乡。
梦中他又回到崇政殿,他仿佛看见官家阅卷时微微颔首,仿佛看见福康公主在帘后关切的目光,又仿佛看见自己的名字高悬在金榜之首.
夜色最深时,往往也是黎明将至时。
开封城的万千屋宇静默矗立,等待着新的一天的到来。
翌日清晨,刚开门没多久的枢密院笼罩在一片寂静中。
裴德谷手里拿着文书,借着公务的名义,来到了枢密使贾昌朝的值房。
事发当天和昨天,因为要避嫌,所以两人没有任何联系。
所以今天贾昌朝刚一回来,心急如焚的裴德谷就马上赶过来商量对策了。
「田况前天分明是故意拖延,他戴上眼镜那刻,我就该察觉不对劲.」
说起事发当天的事情,裴德谷似乎还是有些懊悔。
贾昌朝倒是沉得住气,他缓缓捋须:「问题不出在田况那里,他素来谨慎,但更懂得审时度势,他不敢明着阻拦,只能用这等拖延手段,其实是没用的。」
值房的雕花门紧闭着,但裴德谷仍不自觉地压低了嗓音。
「最麻烦的禁中,文书送进宫去,偏偏撞上公主.」
听了这话,贾昌朝有些回过味了。
合着刚才在那自责,是等着这时候暗里埋怨我呢?
不过贾昌朝也不好说什麽,之前他给裴德谷保证过,只要文书送到禁中,其他的事情不用裴德谷操心。
但偏偏问题就出在此前根本没出过问题的禁中!
所以,这事确实是他的布置不够妥当。
可这话肯定是不能说出来的,毕竟两人的身份是不对等的,贾昌朝怎麽可能承认他失误了呢?
「禁中那边,武继隆已经尽力了。」
贾昌朝冷哼一声:「谁能料到公主为了保那小子,竟敢在垂拱殿前掌嘴内侍省副都知?」
而这时候,见贾昌朝意识到了他自己也有责任之后,裴德谷终于敢把最新的情况和盘托出了。
「现在最棘手的是,我派去灭口的人失手了,那帐房虽然中了好几刀,却被开封府的差役所救,虽然他们说应该是当场就伤重不治了」
此前一直很沉得住气的贾昌朝,听了这个消息,终于勃然变色。
「你是干什麽吃的?!」
裴德谷一时尴尬。
「我问你,要是他还活着,把你供出来怎麽办?」
贾昌朝这时候是真的感觉到棘手了。
那个帐房要是真的活下来了,把裴德谷供出来,裴德谷就得进去。
裴德谷要是失了智攀咬他,那他也有危险。
而这也让贾昌朝意识到,此时自己不能继续责备裴德谷让其离心了,毕竟事情已经发生了,责备没有意义,只会增加对方反咬自己的概率。
窗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两人同时噤声。
待脚步声远去,贾昌朝才缓缓起身,走到窗前,确认外面没人后,返回来急切说道。
「你记住,现在最怕的不是捧日军那边的小卒,禁军都在三衙的控制下,三衙是我们能影响的,现在最怕的是那个可能还没死透的帐房开封府那边,包希仁可不是好相与的。」
裴德谷这时候也跟着站起,肃然道。
「明白,已经派人去开封府打探了,若是那人还有一口气」
他咽了口唾沫:「就让他永远闭嘴。」
「要乾净利落。」
贾昌朝继续问道:「其他的手尾处理乾净了吗?」
「其他都已经处理乾净了。」裴德谷急忙道,「伪造文书早就已焚毁了。」
「贾岩那边呢?」
「按您的吩咐,已经移交三衙后司拘押。」
话未说完,忽有急促的叩门声响起。
裴德谷一惊,贾昌朝却镇定自若地示意他坐下。
「进。」
一个小吏躬身入内,呈上一份文书:「启禀贾相公,麟州刚送来的紧急军报。」
贾昌朝漫不经心地接过,挥退小吏,打开文书一看,却是神情更加阴沉了。
文书上赫然写着,有多达三万骑之众的夏军骑兵,已经出现在了屈野河西岸。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