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4章 职业选手之间的对峙(1 / 2)

加入书签

第144章 职业选手之间的对峙

黄玉城中,公输望保质保量地领导木匠们,把一批风水驱动的列车交付给大军;武飞在高兴之馀开始与公输望聊天,试图拉近两人感情。

武飞望着面前的锅炉,万分感慨问到:「木头啊,我们离家多久了?」

调试完活塞机器,站在一旁等运转的公输望:「禀将军,我离家足足两年了。」

武飞翻阅公输望攻克技术过程记录表感慨道:「带你北上这麽久,苦了你了!」

公输望看着武飞这套近乎,有些不适应:「大人这是哪里的话?主行臣随,这是臣的荣耀。」

武飞呵呵,表示很高兴公输望的觉悟,于是乎两人开始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当年见面。

武飞很好奇,公输望当年是怎麽找到自己?

公输望:「哦,当年我刚下山,一个三只眼的道友,喊我留步。」

武飞表情微微一动,这三只眼,自己认识。但是看公输望的样子,他好像不清楚显道人和三娘的关系,否则的话,他当年在南疆折腾,就不可能不借三娘那边的势。

武飞:「他喊你停,你就停了?」

公输望:「那位道友是通过木傀儡喊我,我一时手痒就回头了。」

武飞乐呵呵:「他喊你停,你干嘛听他的呢?还有,他劝你你就听?难不成,你一开始就听过我的英明神武,本就有意来投我?」

公输望:「当然不是。他说要和我赌斗一番,如果我赢了就传我(说到这立刻收嘴,避而不谈),嗯,如果我输了,我就南下去南疆寻主。」

公输望说到这连忙道:「主公是明灯,有才之士都不会暗投,所以那一局,我未输。」

武飞:「哪里哪里。」

武飞结束了对话,但是心里很奇怪,显道人为啥要这麽做?

如果此时武飞能洞悉爻都速康的情况,就大致清楚了显道人的筹算。

显道人是想利用公输望这个筹码,在武飞和武撼峦之间加一点变化。

这不,公输望作为墨家传人,所学多禁术法,也会「蛊人」术,被逼急了必然会用。只是他那计划在武飞这儿基本都无疾而终。

结果就是武飞在显道人这里看到只实施半截「惊世智慧」,感觉莫名其妙。

…系统:小聪明上不得台面…

在36年10月,黄玉城被攻克,渤郡最艰难的时刻已经渡过,随后各地的秋粮给收上来了,那时武飞就松了一口气。原本面对赵诚随时会来的压力,消了大半。

而现在戍天历5月份,春麦也要开始收割,预估接下来,除去给每一家预留的口粮,仅在黄玉城的仓库中就聚集了十五万石的粮,其馀两座大城分别是七万和五万石。

爻都中那些纨絝出身士官们过去不知人间疾苦,但现在也都纷纷明白这意味着什麽。

这意味着接下来,东市军若是与昊军野战,可以确保数倍于昊军的机动力量。

整个渤郡迎来了好几年都没遇到过的兴盛。无论是将士还是当地的百姓,都对武飞进行了拥护;武飞原本还担忧的「稳定度危机」现在荡然无存了。

「兴盛?!」武飞觉得相当讽刺。这一年在自己手上活脱脱饿死了三万奴隶,这放在前世那可是某些文人嘴里最惨无人道的暴君。若是这个世界有板报,那麽对手板报中的漫画上,自己的形象要被画成「口有獠牙,头上带着犄角」的怪物。

武飞白龙鱼服的来到乡间,在询问民间意见时,确定从渤地本地人心里就是「兴盛」。并不是维持会拍自己马屁,因为在本地朝不保夕的所有人眼里,武飞终止了一个恶性循环。

战争破坏生产,生产不足导致人口下降,人口下降再度导致生产不足,进而进一步饥荒。对于已经打了好几年的本地百姓们来说,只要能够终止这个恶性循环,哪怕一次性「献祭了几万人」也是愿意。

渤郡这边的老百姓本来觉得就要在这种螺旋下降中直接堕入地狱了,随着东市军一路打过来,昊人跑了,农田重新种上了;武飞可不就是渤郡百姓的大救星嘛!

在武小雀的光辉照耀下,渤地的苦难行军,代价仅仅是勒紧裤腰带过了一年。饿死了一批奴隶!真的是圣人降临啊。

…漫长阴雨后,太阳出来…

在赵诚来之后,武飞工作的核心是「军政」统筹,也就是打仗的同时,要确定自己地盘上生产资料的运营。

那一个个地方上维持会铺开后,是把所有打下来的农耕土地都进行「恒产」分配,并且粮食统筹时,按照维持会报上的每一个名单,预留可以活命的口粮,以至于渤地的百姓们勒紧裤腰带,咬咬牙把地都重新开了没有撂荒。

武飞这套是作战丶屯田并行。并且相互之间资源平衡(即时战略中操作运营两把抓)这是南疆的标准路数。

但是该项能力在大爻其他将领那儿却是不存在。原因也简单,内土哪来给兵家屯田的权力?土地都是地方宗族世家的。如果不是北方这边所有世家都被打掉后,武飞也没法屯田。

所以各地的将领兵马是固定的,所以就类似于象棋一样,棋子吃掉一个少一个。

即使现在大爻这些兵将们开始藩镇化,开始和当地世族们合作,却依旧缺乏自行搭建「调配生产,稳定地方秩序」的能力。

武飞现在没有彻底干掉宗族,但各个宗族被自己按照「城」「乡」不同片区,拆了好几个支脉,一个个都服服帖帖的。让他们向东他们不敢向西。

至于隐户,瞒报税赋这件事?呵呵。话说现在的宗族,谁家私自建立屯粮点的事情都没有,相互盯着,一旦被举报核实,粮就全没收了。

…这一年浦娥等来了赵诚,武飞也完成了战略大招的冷却。

就在武飞这边精修兵甲,整理道路辎重,准备给北边捅一刀时。赵诚巡视完毕了顾首关后,则是便装悄悄向南观察了渤郡的情况。

当他沿途看到了烽火台,大片水沟丶道路丶粮草点后,心事重重,而在最终看到卡在了交通要道那的一座堡垒点时,屏住了呼吸。

随行的浦娥见状询问道:「将军的气息为何对此顿挫?」

赵诚盯着的这个堡垒点,距离顾首关五十公里,位置非常关键,卡住了河流渡口,且四周有护城河,这个小城长宽不足一百步,城中养了一百只鸡都嫌挤。前来的昊国将帅们都对这个城池不以为意。但实际上这个城塞是棱堡化的,外面厚墙的凸出处,可以火力交叉,而内部薄隔墙则如同八卦阵,几扇大门落下,这些内墙空间就如同瓮城。

赵诚严肃道:「南边将领擅长于墨守之术,你们败在此人手下,不冤。」

赵诚用兵向来是清奇灵巧。他极擅长抓住敌将一瞬失误。化腐朽为神奇。

但他私访渤地则发现,武飞的破绽几乎是没有。一切农事,兵事情况,一切都是一环牵着一环,环环相扣,密不透风。

赵诚:「你们与这样的人对垒,任何松懈都要不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