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3(2 / 2)
对于赵霁来说,她背后的布局之人才是关键。
若单单将郭春兰问罪,就相当于一个人受了严重的刀伤,没消毒没有清除死肉就直接用绷带把刀伤给缠住。
它只能解决一时问题,但那暗地里的伤口会渐渐化脓溃烂,最终让人丧命。
昨夜赵霁保下郭春兰,在证据都摆在明面的时候都没有直武断下结果。
那今天,赵霁就更不可能只草草把郭家处置了就了事了。
皇城司,开封府,刑部。
三方加入,贡院开门考试正式结束的第二天一早,赵霁的案前就已经放了一份明确的调查结果。
朝廷的人速度非常快。
可比朝廷速度更快的,是整个开封流言传播的速度。
短短一天的时间。
几乎全开封的人都知道了——
贵妃意图谋害皇后,将皇后所生皇子偷偷换成狸猫,且泄题舞弊,妄想让自己不成器的弟弟参加科举跃上龙门。
前者是皇室八卦,虽然大家都不敢在明面上说,暗地里吃瓜吃得都觉得刺激极了。
但后者却因为涉及广大读书人的利益,而引发了巨大的反应。
郭府的门前被人丢满了各种菜叶和臭鸡蛋,甚至有人往郭府的门口烧纸,未烧尽的烧给死人的纸钱飘飘扬扬,灰烬也连带害苦了郭府相邻的几个府宅。
甚至,这还算轻的。
因为郭府的外墙被不知道何人连夜泼满了粪,便,污臭的味道让路人都避之不及。
遭到这种事情,郭府一直紧闭大门。
天亮之后,不少人自发聚集在郭府吵吵嚷嚷要里面的郭单睿出来。
见郭府毫无动静,有人一时愤慨,随地捡了石头扔进去。
旁人一看,有样学样,纷纷拿着手中能捡到的各种东西扔进去。看似平静的郭府内乱作一团。
这还只是郭府的现状。
贡院,太学,许多学子聚集在一起。
他们听了消息,但是所知不深。
只觉得郭春兰真的是个妖妃,想来郭单睿也不是好东西。
纷纷请命,求陛下立即处死郭春兰,对郭家满门抄斩。
人站在什么样的角度,就能够看到什么样高度的事情。学子在乎的是科举的公平,现在摆在明面上的就是郭单瑞。那为什么不处理他?!
开封的士子请愿给赵霁带来了巨大压力。
大家都愤怒于坏事做尽的郭春兰为什么不死。她凭什么不死?!
赵霁没办法对着全开封说出郭春兰没有立刻治罪处置的理由,哪怕说了,怕是也难平众怒,让所有人都相信。
学子的请命加上朝堂的隐约风向,让赵霁压力倍增。
好在,桌面上的证据很耐人寻味。
抄袭蒋宇星三人试题的人已经找到了。一个是贡院的权知贡举王余,一个是刑部尚书李庆厚之子李德良,一个是个新法派言官的子侄。
三个人都和郭单睿没什么关系,但却都和曾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赵霁等到中午,又收到消息,说有一人举报,发现有人用了他的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