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7(1 / 2)
生,仗着长安霍彦之势,才敢如此张狂。霍彦远在漠北,鞭长莫及。至于卫步…”他嘴角勾起一丝轻蔑,“不过是个空有武力的莽夫,耳根子软,性子懦,守着司马迁罢了,成不了大气候。”
他站起身,走到厅堂中央,声音陡然压低,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司马迁在胶东推行新法,看似雷厉风行,实则根基浅薄,全赖霍彦威名。他孤身在此,犹如无根浮萍。我等只需…”他做了个虚握的手势,“暂时隐忍,示敌以弱。他不是要教化我等,要我等共襄盐政盛举么?好!我们就给他演一出心悦诚服的戏码!”
田贲浑浊的眼睛猛地一亮,“你的意思是…?”
“设宴!”王公斩钉截铁,“以共商盐政,捐弃前嫌为名,盛情邀请相国大人司马迁赴宴!只要扣住司马迁,对外只说他醉酒失足,需静养数日。胶东群龙无首,卫步必乱!届时,盐场停工,商路阻塞,人心惶惶,朝廷迫于压力,焉敢不与我等重新议价?霍彦远在万里,又能如何?”
“妙!”徐茂一拍大腿,脸上横肉抖动。
田贲深吸一口气,焦黄的脸上泛起病态的潮红,声音带着孤注一掷的狠厉,“就这么办!备宴!备最烈的酒!叫人套马,我等亲自去请司马相国!”
第104章 大决战(三)
胶东。
杜周深夜得了司马迁的召唤,匆忙与卫步赶来。
“大人,出了何事?”
卫步将将把门扉掩上,二人就急急找司马迁。他俩匆匆越过屏风,抬眼就看见了司马迁躺在屏风旁边的软榻上,面上糊了张帛书。
那帛书随着他的呼吸,发出微微的波动。
杜周也搞不清楚这太守怎么了,他只能一把拽了帛书想与司马迁对话,这一拽不要紧,一摸他就察觉到了这帛书的不一般,这帛书触手是上等丝调的温润,微凉,他对着摇晃的油灯细看,仿佛是凭手截留了一段水。
卫步也稀奇,他问司马迁,“阿言送的吗?”
他们得了这么好的缎子都是裁衣裳,边角才裁帕子。唯有阿言从不问名不名贵,合眼缘的就裁帕子。所以他有此一问。
他不问还好,一问司马迁就叹气。“若是阿言赠的才好呢。”
他言语中全是烦燥,引得卫步一头雾水,好在杜周很快就看完了,他将帛书放在案头,眉头紧锁,“田氏、徐氏、陈氏几家联名,邀司马兄明日赴王氏的别院夜宴,说是…共商盐政,捐弃前嫌。”
司马迁补充道,“言辞极为谦恭,姿态放得很低。”
卫步闻言眉头微蹙,“捐弃前嫌?共商盐政?田贲那只老狐狸,何时变得如此深明大义了?”
杜周仔细翻看,目光锐利如刀,“中尉大人,猛虎收起利爪,并非心慈,而是蓄势待发。恶狼伏低身躯,也非顺服,只为更致命的一扑。他们此刻的谦卑,不过是麻痹你我的毒药。这宴,是刀山火海,万不能去!”
司马迁叹气,“他们树大根深,盘踞胶东数十年,门生故吏遍布郡县。若公然拒之,恐激其变,反为不美。如今盐政初定,根基未稳…,我不如…不如虚与委蛇一番?”
杜周摇头,力劝他莫去。
双方争执不定,齐齐看向卫步,卫步本性温和,最不喜与人冲突。他实在是不太懂,就道,“那我也跟着去。”
他搓了搓手,低声道,“我多带些精锐甲士随行护卫,谅他们也不敢在席间如何。”
杜周看着卫步眼中那份息事宁人的期盼,心中微叹霍彦料事如,卫步是好人,武艺也高强,霍彦派他来保护司马迁,看中的是他的忠诚可靠。可这份过分的温和,在此等虎狼环伺之地,有时反成掣肘。
“卫中尉,司马太守,君侯临行前,嘱我等遇事多商议,稳妥为上。”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况且,他们若真想谈盐政,何不在这官署大堂,光明正大地谈?偏要选那王氏?此中必有蹊跷!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此宴,绝不可赴!未听过明珠往风尘投的!”
卫步被他说得脸上有些发烫,讷讷道,“那不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