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45(1 / 2)

加入书签

此乃我私以为《书》之精魂!”

众生皆有所悟。

霍彦目光如炬,扫过台下万千年轻面孔,轻道,“敢问诸君!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台下先是死寂,随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回应,声浪此起彼伏。

“为光宗耀祖!”

“为觅封侯!”

“为求闻达!”

霍彦微微摇头,郎朗之声,压过万籁。

“非为觅封侯!非为夸博学!”

“当立天地心,承圣贤志,为活万千生民。”

他起身,玄衣广袖在晨风中展开,如同垂天之云。“亦为大汉万万年太平。”

“愿我诸生,君子之行,且从立志始。”

“为我万民!为我大汉!”

言罢,他轻一拜,台下万千学子,无论贵贱,无论学派,皆热血沸腾,泪流满面,声嘶力竭地跟随着呐喊!

“为我万民!为我大汉!”

声浪汇聚成一股改天换地的精神洪流,直冲云霄!

霍彦连日讲学的疲惫仿佛被一扫而空,唯剩下几分意气风发。

太学外听完全程的董仲舒突然之间的气松了。

江公也在听,他这个学生不像他教出来的,又像他教出来的。

“老夫胜不过你,老夫之徒是否胜你?”

他问董仲舒,那场在天子面前的辩论,先生耿耿于怀。

董仲舒朗声笑道,“你这老头运道好罢了,我与此子有提点之谊,他算不得你之徒!”

江公笑他强词夺理,霍彦可不认学他。董仲舒第一次被江公噎住,乐得江公大笑,“你也有今日!”

太学外的绊嘴多的是,太学内的霍彦不再言语,对着下方沸腾如海、信仰如潮的人海,对着天下汇聚于此的瞩目,轻轻拂袖又一拜。

旋即,从容转身,步下玉台。玉佩随着他沉稳离去的步伐,发出清越而冷冽的叩击声。

他为新生的太学敲定第一声!

今日过后,若论尚书,必言霍彦!

身后是万千学子狂热呐喊的余音。

太学气候大成!

霍去病的马车,就停在太学宫最僻静的后门外。这位横扫匈奴、名震天下的冠军侯,竟也耐着性子,在马车里听了整整五日弟弟的讲学。

像他这样“陪读”的家长,在长安并不少见,整个帝都都被霍彦这五日讲学彻底惊动。不过,能驾车直入太学宫禁地接人的,唯有他霍去病一人。

后门吱呀一声轻响。

霍彦走了出来,脸上带着明显的倦色,但那双眸子却亮得惊人,眉宇间充盈着夙愿得偿、大展宏图后的意气风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