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平南(1 / 2)
第157章 平南
南越国王宫。
丞相吕嘉吃嘉鱼。
以小根甘蔗铺底,再放以葱白丶姜丝,淋入一点稻米酒,一矣铜高里的水开,便把两条嘉鱼放入陶开蒸。
随着水声咕嘟,陷入一种微妙的安静,只听得到滚水的声音。
对面的南越王世子赵建德的心,也和这沸水一般,蒸腾而起。
他是赵婴齐的长子。
在赵婴齐前往汉朝当人质前,与一名越族之女所生,从小没见过父亲的模样。
听闻父亲与汉家妻儿一同回归,赵建德没有想像中的喜悦,反而百感交集。
不知道父亲对他的态度如何,更不知道他的命运又会有怎样的改变,是好,是坏,一片茫然。
他唯一所能依靠的,只有高祖父赵佗丶祖父赵味都信赖的重臣,三代世子师,南越国柱吕嘉。
赵佗之下,未曾称王便死去的赵仲始,以及赵婴齐丶赵建德父子,吕嘉都是世子师。
父王已经进城,且汉使来者不善,但见吕嘉一心烹鱼,赵建德快急死了。
吕嘉不动如山地将左手大拇指按在右腕上,以这种方式,计量着时辰,因为这对蒸鱼来说至关重要。
差不多了,吕嘉掀开了盖子,只见内两条嘉鱼并排躺在陶盘里,俱是通体白嫩,软玉横陈,
一股蒸鱼特有的清香,缭绕在四周,令人食指大动。
吕嘉拿起一双玉筷,伸向其中的一条,筷子一触到鱼身,鱼肉竟自溃散开来,只见肉色如白璧无瑕,看不到半点血丝或杂质,只在表面浮动着一层浅浅的油光,夹起一块入口,没有刮鳞的鳞质微脆,与鱼肉相得益彰,浓浓鲜气,充盈于唇齿之内。
「汉地之人可怜啊。」
吕嘉悠悠一声感慨,「哪怕是大汉天子,他能吃些什麽呢?无非是炙牛烤羊丶枣泥酥饼之类的,建德啊,你看看咱们的吃食,膏蟹鲜鱼丶胥余白肉,高级的食材,只需要简单的烹饪,便盛过大汉皇庭无数,这,才叫会吃啊。」
「吕师,我吃不下。」赵建德筷子几起几放,无奈道。
这时候了,除非是龙肝凤胆摆在面前,不然他都吃不下。
「太子回国即位,世子不高兴吗?」吕嘉笑着望着一手培养出来的世子。
暴躁丶易怒丶藏不住事丶莽撞,遇到事情就忧惧不已,病急乱投医。
他,非常满意。
「我没有不高兴。」
「那为什麽世子笑不出来?」
面对吕嘉的问题,赵建德努力想挤出笑容,但连一丝笑意都挤不出来。
吕嘉见其情绪上涌,淡笑道:「世子在担心太子即位后,会罢世子的地位,甚至,作为『质子政治』的延续,把世子送到长安作为质押?」
汉朝对南越国的控制度是很高的,从赵婴齐为始,在南越国没有反抗汉朝的实力以前,质子政治就会一直持续下去,这就和汉朝与匈奴的和亲一样。
现在,赵婴齐就两个儿子,长子越儿赵建德,次子汉儿赵兴,如果汉朝想让赵兴为质,那完全可以让穆氏丶赵兴继续留在长安,让赵婴齐孤身回南越国继位。
穆氏丶赵兴来到了南越国,汉朝想要的「质子」,不言而喻。
汉家重嫡重长,在吕嘉看来,汉朝两千甲士随行赵婴齐回南越,便是誓取赵建德为质,继续加大对南越国控制程度。
而且,赵婴齐似乎「屈服」了。
「我没有担心,为国做质,那是我这个世子的责任。」
赵建德的嘴很硬,但连嗓门都不敢放开,就说明了问题。
吕嘉会心一笑,筷子伸向第二条嘉鱼,「世子能如此深明大义,为国分忧,自然再好不过了。
「请吕师教我!」
赵建德绷不住了,懊恼地抓了抓头,坦言道:「我不想去汉朝,北人的炙牛烤羊丶枣泥酥饼我也吃不惯。」
两条鱼都残缺了。
吕嘉没有再动筷子,脸上的笑容全部收敛,郑重说道:「这就要看世子的决心了。」
「决心?什麽决心?」
「我南越国素来有世子继位的传统,如果世子继位,杀汉使,登基称帝,严守五岭关隘天险,
纵使汉军兵锋再盛,也奈何不了世子。」吕嘉慢慢说道。
南越国至今共有两位国主,第一位是开国之主丶南越武王赵佗,其寿惊人,足足活了一百零七岁,从汉朝高祖丶孝惠帝丶孝文帝丶孝景帝一直活到当今汉帝登基,在南越国简直就是神仙一般的存在。
活得久,不以为事事圆满,在赵佗之下,赵仲始当了六十年的王太子,依然没能熬过赵佗,含恨而终,所以,在赵佗死后,直接由孙子赵味继位,就是前死的南越文王。
百年时光,两代君主,祖孙传承,说是传统,好像也没有什麽问题。
赵味死了,如果赵婴齐也死了,由赵建德继位,那南越国就真有祖孙传位传统了。
汉朝素来注重体统,如果赵建德继位,切断汉越联系,帝号登基,汉越必然反目,也就不可能延续质子政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