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献礼(2 / 2)
源于「伯禽趋跪」。
西周初年,伯禽三次拜见父亲周公时因失礼遭答责,经贤者商子以「南山桥木仰为父道,北山梓木俯为子道「的比喻点拨,次日觐见时以「入门而趋丶登堂而跪「的规范动作行礼,被周公赞许得君子之教。
真正的周礼复于眼前,远比儒礼更显尊卑,儒官纷纷默然。
刘据扶起了老巨子,拉着老巨子走上了御阶,老巨子惶恐之色更重。
「你是怎麽过来的?」刘据笑着问道。
「在等待。」老巨子答道。
「还能干吗?」
「能!」
「还敢干吗?」
「敢!」
「准备怎麽干?」
刘据人少声轻,继续问道:「敬天明鬼?抑或告诫恶人恶政?」
「回上君,草民与儒家相悖,一生崇信天道鬼神,而且常常感到鬼神就在我的左右。
?
老巨子道出了敬天明鬼的本质,接着慨然长叹,「只是,天道悠远,人世苍茫,幽冥万物,人却识得几多?若天无心志,人无灵魂,何来世间善恶报应?人间万事,非但个人善恶恩怨有鬼神明察,大如国家兴亡,法令代谢,亦有天道感应鬼神明察,行善政者国家兴亡,行恶政者则亡,此所谓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也。」
「儒墨道法,老前辈是在说寡人治国过重法家?」
老巨子摇了摇头,「非也,草民更多的是提醒上君,草民对法家相知至深,其弊在求治太速。
然速者易苛,易入富国穷民之途也,天将兴汉,惟愿戒之,世道沧桑,当从容求治也。」
进入大殿,皎洁月光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殿中宫灯大放光明,刘据默默沉思少顷,「在寡人之前,历朝历代的君主,都没有藏富于民,而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竭力削弱民间,做大朝廷政权,这是因为『国强则民变,民强则国乱』。
寡人的选择,使得大汉国民会越来越强,如果不在武力加以限制,大汉必将以『强亡寡人不相信有君主能做的比寡人更好,至少五百年来,没有比寡人更好的君主,为使大汉稳定,强民之财,弱民之武,或许是眼下最合适的方法。
如果巨子前辈有新解,请教寡人。」
「无有。」
老巨子几乎没有思考,便给出了回答。
这一路,他已经想了太多,大汉是方帝国,如同一辆狂暴战车,向前的力太大了,加以肘,只会分崩离析。
上君是古来贤君,但时代的局限就在那里,非人之智能够解决。
「但是,草民希望一件事,当大汉律法无法给受害的人带来正义公平时,请上君允许私人报复,律法所不及之处,应为正当。」老巨子诚恳道。
墨家不是必须存在,但公平正义应该长久存在。
「寡人答应你。」刘据郑重道。
「多谢上君,既如此,草民与墨家愿为上君献上一份礼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