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7章 盛长柏自请外放,紫宸殿封赏(1 / 2)

加入书签

第137章 盛长柏自请外放,紫宸殿封赏

王若弗拧着眉头,神色有些复杂。

盛紘捋须道:「不知情也正常,军中通信本就不易,音讯阻隔是常有的事。」

「我若不是多方打听,几次核查,也不敢相信军报上的人会是卫三郎。」

卫恕意温婉一笑,眼下闪过一抹欣慰。

「三弟他素来是个有主意的,当年一言不发就投了军,家中如何劝说也留不住他。」

「妾身只愿他能早日平安归来。」

盛老太太听到此话,笑着招呼柳哥儿到跟前来。

「难怪咱们柳哥儿平日总爱舞刀弄枪,原来有个这般英武的舅舅在。」

「当真是血脉相承。」

柳哥儿扬起小脸,略有些茫然的看向老太太,对这位舅舅,他只觉得有些陌生。

「待卫三郎和远哥儿回京,咱们可得关上门在院里好好庆祝一番。」

盛紘点头道:「母亲说的是,儿子正有此意。」

一个月前,盛长枫已经和礼部侍郎柳大人家中女儿成亲,婚仪一切从简。

一是盛紘日夜忙于粮道诸事,实在无暇顾及太多。

二是柳家不想女儿的婚事再横生枝节,几次放下脸面,遣人上门催促从速完婚。

此前柳蒋两家定亲之事,通汴京城知道的大有人在。

若这会儿大操大办,隆重嫁女,这在蒋家看来,颇有种在打自己脸面的意思

一同在朝为官,柳大人不想和蒋家闹僵,因此,柳家操办的亦是颇为低调。

三来,王若弗素来瞧不上盛长枫,若非海朝云顾及盛家颜面,担心婚事过于寒酸惹人议论,多次从中周旋,只怕办的还要简单些。

自打柳玉芙进门这段时日,她把盛长枫身边的通房一个接一个的遣散。

为保全自己的名声,只给他留了个相貌稍微逊色些的可儿在身边伺候。

此番举动,正合盛紘的心意。

盛长枫起初不同意遣散通房,一气之下闹到盛紘那里,一顿板子挨下来,也只得乖乖听从。

在柳玉芙日日督促与劝说下,盛长枫彻底认清眼下形势。

逐渐收心养性,开始埋头苦读,准备下届的春闱。

一直沉默不语,端坐在紫檀圈椅上的盛长柏,端起杯盏,轻声道:「父亲,儿子打算等翰林期满后,自请外放西北,赴我朝新定之疆,安民理政。」

「你说什麽?!」王若弗和盛紘不约而同的惊呼一声,目光直直盯着他。

盛长柏被他们吓的手腕一颤,杯中的茶水险些泼了自己一身。

「长柏,你可是官家钦点的庶吉士,就算要外放,也应当是为父去才是。」

在盛紘的计划中,他理应在翰林院继续磨个三五年,直到入詹事府。

循着翰林丶詹事丶六部侍郎的路子,一步步升上去,将来便可顶着官家钦点的大学士头衔,顺顺当当入内阁辅政。

这是最为稳妥和清贵的一条路。

如果外放地方,以他如今的品级和出身,多半从一州知府做起。

官场历来重内职轻外任,除非在地方立下平定叛乱,疏浚河工这等不世之功。

不到转运使或安抚使这等封疆大吏的级别想入阁,几乎是痴人说梦。

虽说翰林官员到一定官位后,也会外放历练,但这根本不是一码事。

前者任期一满便能回朝,官职还能往上升一升,可后者却要走不少弯路。

「是啊,柏儿,西北风沙大,听说冬日里头寒风刮在脸上跟刀子似的。」

「你这一去,还不知要受多少艰辛。」

「当年你爹爹在灵州任职时的苦楚,我这辈子都忘不掉。」

王若弗攥紧帕子,满心舍不得的看着盛长柏。

老太太倒是神色镇定,她清楚盛长柏的性子,若不是深思熟虑后,绝不会开口提起此事。

「外任西北虽艰辛,可确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儿子愿以一身所学,经略边陲,抚定流民,重整田亩,不负殿下对咱们盛家的恩情。」

「儿子心意已决,还望父亲母亲应允。」说罢,盛长柏郑重其事的站起身拱了拱手。

盛紘拧了拧眉头,心中暗暗权衡一番后,只得点头道:「既如此,为父就替你留在京中好好经营,你若在外头需要助力,家中自有呼应。」

「谢父亲成全。」

接着,盛长柏又将目光放在海朝云身上。

「此行有朝云相伴,风雨同舟,我也没有什麽后顾之忧。」

海朝云闻言,眼中擒着一抹笑意。

王若弗脸色有些不大好看,大多数人家儿郎外任,正妻都是留守在家中负责教养子女,侍奉公婆,替自己官人尽好孝道。

哪有像他这样,不等母亲发话,就主动带着妻子外任!

正当王若弗准备开口时,只见盛长柏又拱手道:「祖母,孙儿有一事相托。」

「全哥儿年幼,西北路途遥远,实在不宜随行。」

「孙儿想将他送来寿安堂,劳祖母多加看顾。」

海朝云也跟着站起身,向老太太恭谨行礼。

她虽心有不舍,可盛家上下,唯有把全哥儿托付给老太太才算安心。

至于王若弗,只需瞧瞧如兰被她教养出的性子便可得知,很不靠谱。

「你……!」王若弗龇牙咧嘴的看着盛长柏。

带海氏一块走便罢,全哥儿竟也不托付给自己这个嫡亲祖母照料!

盛紘见状,眯起眼睛,忍不住扯了扯嘴角。

「这般安排倒也不错,你二人内外相协,各司其职,甚好啊!」

「就是母亲得辛劳些了。」

老太太搁下茶盏,缓声道:「全哥儿乖巧听话,又有大娘子可从旁协助,我不过略加看顾,何谈辛劳。」

见他们就这样把事情给定下来了。

王若弗张了张嘴巴,脸色复杂,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麽。

从寿安堂离开后,葳蕤轩内,王若弗满腹委屈。

「果真有了媳妇就忘了娘,柏儿这兔崽子现在是半点没把我放在眼里。」

「偏现在卫氏还得了个有军功的弟弟,只怕会一天比一天不好拿捏。」

现在整个王家,除了王老太师配享太庙之外,根本没有什麽其他拿得出手的殊荣。

王世平升任京官一事,虽有苗头,但还不曾得到确切的消息。

刘妈妈立在旁边,轻叹一声,宽慰道:「大娘子又在胡思乱想了。」

「二哥儿外任后有海大娘子这般稳重周全的人在旁照料,岂不比独自赴任更让人放心。」

「妾室终究是妾室,卫家就算立下泼天大功,也断不敢越到大娘子您的前头去。」

「大娘子只管稳坐家中。」

王若弗扭头看她一眼,只觉心乱如麻。

与此同时,寿安堂东侧厢房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