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重要产品会议(1 / 2)
第181章 重要产品会议
黄图图隔天就把头发剃了个精光,没了「黄毛」让张大安还挺不习惯,然后为了二手的斯巴鲁,他决定在城东区报名「成人高考」。
其实自考更合适,时间自由度高,但自考难度要高一点,反不如成人高考来得轻松,就是时间是卡死的。
这光景还有一个选择就是职高的对口单招,能专门去某些地方院校上定向的专业,但黄图图没必要搞这一出,他怎麽着也是个体制内家庭出来的。
他爸爸黄建国也没想到自己儿子能跟「狗王之主」聊到一块儿去,从鸠兹来江宁的时候,时值法国队单挑塞内加尔,然后法国队零比一小输一球,全世界都在骂「庄家不要脸」,这才小组赛啊,你就整这一出?
「杜小帅团队」喜提一千六百多万欧元进帐,并且在美国的「大西洋城」小赚两千多万美元。
跟捡钱一样。
江宁财经大学的会计们都惊呆了!
当然豫章财经大学和沪州财经大学的专业团队也是麻了,他们互相之间是各有分工,并不知道各自的任务,但都知道这次是由吴都大学数学专业支持。
神秘的数学力量……
杜小帅跟前来拜访的若热·冈卡尔维斯聊是聊了一些人工智慧领域的数学模型,但那都是过去大家都在努力的方向,国内基本上都是盯着以前的「核高基」以及现在的「工业化」。
正经说带着点儿预测性质的,那肯定是天气预报啊。
而且天气预报还得配合卫星遥感技术丶深空探测技术等等技术加持,这些是航空航天方面的成就,需要多部门配合,然后才能给气象预测模型喂数据。
喂数据还得有专用超级计算机,跟化学合成模型要用到的超级计算机还不一样,得有不同的系统设计。
对整体的高端人才培养要求极高,数量要求同样庞大,不是国家级的项目根本撑不起来。
像江口省为了搞超算,那也不是一家搞的,上面经费多部委前后掏了小二十个亿,再加上沪州两所大学丶浙水两所大学以及江口省的五所高校两个部门再加两个地市,这才凑够了软硬体以及人员待遇等等全部要用到的经费。
其中还不算土地价格折算其中,很多生产资料价格丶生产工具价格都是没有计入的。
再有像吴都大学的数学家,薪资待遇不纳入科研经费投入中,是吴都市自行兜底,算是给地方承担任务。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有相当数量的老牌科学家是挺有觉悟的,不过光靠觉悟也不顶事儿。
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一百个天才,总不能指望全都靠觉悟过日子吧,所以高端人才流失是个不可避免的情况。
现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允许引入民间企业参与,其实也确实是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光靠自筹资金压力太大,有些项目甚至出现了停滞。
张大安跟科大的合作,算是个首批次,他只是其中之一,不过科教领域还是拿他来招牌宣传的。
首先设立的基金总量最高,有两千万,剩下的最高一千万;其次「三连状元」影响力最大,社会效应高;再次张总教头还很年轻,青年科学家在世纪之交很多都是心情复杂的,既有信心又有无奈,而年轻的张大安虽然不是科学家,但他能带动科学家信心;最后就是在跟「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接触之前,张大安已经跟江宁市高校群有了产出,这不是来科大借鸡生蛋,而是本身就有养鸡场。
黄建国时常往来江宁,自然也想成为「张氏养鸡场」里面的一只鸡。
为了证明自己是优质的「走地鸡」「溜达鸡」「散养鸡」,黄建国带来了自己的项目,一种模块化铝锻造设备工艺。
「不是,黄主任,你不是搞工程材料研究的吗?怎麽还有副业,搞起了铝锻造?而且还是铝锻造设备的工艺。这还是装备制造业的范畴。」
「早先我是搞铝合金建筑材料的,然后测试拉伸机的时候呢,刚巧我们那儿的汽车厂打算试试铝合金用在汽车上,就搞了个锻铝工艺的项目。结果太贵了,就停了下来,但东西是好东西。」
跟儿子黄图图简直是一个模子出来的,长得是超级像,一看就是亲父子。
黄建国要是染个黄毛,怎麽着也得配一台哈雷摩托,再纹个身,穿个带泡钉的皮夹克,彩色头巾大墨镜,牛仔裤配大头鞋,一路突突突,老登很潮哦。
「我这里暂时还用不上锻铝加工,而且锻铝比铸铝贵太多,国内愿意上量的也不多啊。」
「不要紧,张总,我还有个项目,是矽酸盐研磨工艺。」
「……」
张大安明显愣了一下,这老「黄毛」不像是演的,这是真想搞科研?
啊这……
其实自己就是随口那麽一说,刚才那个锻铝的项目,也能投点钱进来的,甚至随便加个「智能化」「数位化」的内容进去,就能成为新项目。
就像现在岭东省首家「数位化图书馆」,都不需要过个十年八年,明年都没人再当新奇事物,但现在确实是增加了大家的想像力。
网络空间的拓展,节省了太多社会资源。
工业上同样如此,「智能化」「数位化」不是个装点门面用的东西,不管是印刷丶印染还是说冶金丶化学等等,都能节省大量的人力时间。
能筛选掉一大半的无效测试区间,工业生产效率和科学实验效率,那都是大大提高的。
所以黄建国其实并不需要重新掏个新项目出来,跟张大安喝杯茶,聊会儿天,之后重新在项目前面加个定语,就行了。
至于说江淮工程科技学院谋求的进步,这时候就能团队和团队来谈,开个头的事情。
只不过随着黄建国掏出了新的科研成果,张大安也就要重新评估一下老「黄毛」的定位。
很显然,即便都是要钱的,但这位显然是打算站着把钱拿了。
有点儿意思啊。
「张总,要是这个矽酸盐研磨工艺用不上呢,这儿还有,是个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前几年在江宁化工大学搞出来的常温镀膜技术,原本是打算用在非金属材料表面的,但在不锈钢上出奇的好用,不过优点并不明显……」
「还有这个,这个好,一种外包装的蜂窝结构加工技术,拿来生产瓦楞纸应该有用。」
「这个是搅拌机……混凝土?噢,想起来了,是早先二棉厂委托的一个染料搅拌机,是希望在内壁做到无磨损。有点儿用,不过二棉厂倒闭之后,也就搁置了,能深入搞一搞。」
「噢,还有这个,陶瓷玻璃的一种简化生产流程,是模仿的工艺流程,岭东工业大学的成果,不过我有个学生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要是需要,可以叫回来。」
「跟这个一起的还有这个,超高层商住楼使用的隔音隔热玻璃,张总老家沙洲市的玻璃厂买过另外一个技术路径的,也不知道现在发展到什麽程度,反正也还行,我觉得还行。」
看着黄建国将一份一份文件掏出来,张大安笑了笑,没有再看这些科研项目。
有些是好东西,但时代使然用不上,等到社会普遍有那个经济水平消费的时候,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也都退休了。
没赶上好时候,红利吃不上。
哪儿都有青春饭,可不是只有娱乐圈。
「黄主任,今年贵庚?」
「四十四。」
「哦哟,比房总还小几岁啊。」
「是房大桥房总?」
「对。」
「那是小几岁,我参加工作的时候,他能在省内参写文章了。早几年点评『天下第一庄』『天下第一村』的时候,他就已经很有名气了。」
跟老房头还是有过几面之缘的。
那会儿他爹黄文成还在忙着处理一些陈年烂帐,当时江淮省普遍搞城建都是当银行是无限许愿机,能从银行搞到钱就是本事。
还不还再说。
因此后来也倒了不少人,像黄文成东奔西走正经把债务降下来,又让银行损失大大降低的,其实并不多见。
黄文成是大别山走出来的,论功行赏,去沪州市占个位置端个金饭碗不成问题,不过最后还是留在了江淮。
只不过家庭教育上,明显能看出来有些奇怪,不管是黄建国还是黄图图,儿子孙子做事情感觉都是「单线程」。
不过张大安常年跟人打交道,秉性如何,他的鼻子都快跟狗一样了。
这不是什麽神奇的东西,不过是人体的「大数据」罢了,符合自己过往经验中的「人物模型」,那麽就不是刻板印象,而是「大数据」。
同样是「黄毛」,他能一眼看出来黄图图不是那种有上顿没下顿的街头混混,直觉是第一时间的反馈,但后续观察则是印证了直觉没错。
黄建国跟他儿子一样,也不是个能「多线程」的人,托关系谋求事业进步,已经快要将他的CPU给烧坏了。
「黄主任。」
拿起茶杯呷了一口,张大安语速平稳,语气也是平平淡淡,不带有半点感情,「说个目标,具体一点的目标就行。」
「……」
黄建国愣了一下,然后摇摇头,「没有。」
「……」
这一下还真是把张大安给整不会了,尽管他已经看出来黄建国能够当上系主任,多少跟学校赏识没啥关系,搞不好就是这点儿「单线程」的纯粹科研能力使然,但「单线程」到这个地步,他还是有些觉得荒诞。
「要不安排您爱人挂个名?」
「我离婚十多年了,图图四岁还是五岁那年离的婚,她要出国。」
「……」
好吧,这年头想要出国的多得是,别说你黄建国有这麽一遭了,那还有更经典的角色也有这麽一出呢。
可以接受。
「你想不想当院士?」
「无所谓。」
「……」
神金。
张大安寻思着平时你在学校也是这样的?
系主任这鸟样,教学工作丶科研工作上的管理,怎麽进行的啊?
「现在想要成为院士,实打实的科研经费,最少要烧四千万,这样呢,大概就有一个摸门槛的资格。要是烧上两个亿,现在还是很稳的,过几年,还得翻倍。」
「张总,我主要目的呢,的确是有谋求事业上更进一步的想法。但具体什麽方向,其实我个人是无所谓的。不过只要是有利于学校,有利于鸠兹市,那我都可以。」
「你他妈的是人还是机器啊?」
「我可能确实有点不正常,但不影响交流和日常生活。主要是我觉得我的这一点不正常,应该是不值一提的。」
「……」
服了。
这下张大安确信,黄建国应该是有什麽心理疾病,只不过现在也不流行治疗,他呢也没啥关系,因为「单线程」让他的心理疾病没办法正常运行,搞研究的时候,系统后台肯定是把心理疾病的进程给中止了。
盖了帽了我的老baby!
「行吧,那换个问法。」
张大安这下也有点儿佩服江淮工程科技学院了,你这破学校有点儿东西啊。
挺会用人。
下回《盲井》姊妹篇《名校》在你这儿取景。
张大安无语归无语,但也没有再说点儿俏皮话,而是问道,「学校大概需要多少钱?」
「三千万吧,每年三千万。」
挺好,挺实诚的。
张大安点点头,倒也不觉得这个价格高了。
「这是想要合作的平台?」
「对,暂时叫『张安软体学院』。」
「想得还挺周到。」
「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
有那麽一瞬间张大安真想看看黄建国背后是不是有个启动开关,用的是专用七号电池。
整个一机器人。
拿起文档中的一份意向书,上面是江淮工程科技学院的打算,通过成立「张安软体学院」来整点儿「狗王」的股票。
有点儿野心,但不多,想要个一百万股。
而且也不是纯靠智慧财产权来交换,还是有土地的,沿江有一块地,是早年间做混凝土测试的外场试验站,有的实验就是靠时间来堆砌,建国后第一个十年就开始做长江水体腐蚀丶侵蚀实验了。
现在有了更专业的地方,自然就显得有些鸡肋,但土地还是有点用场的,改造成码头泊位,价值一下就起来了。
只不过以前产权并不明晰,鸠兹市想要开发,跟学校一合计,太麻烦还是换个地方吧。
现在不一样,可以不麻烦的。
鸠兹市现在主推本地生产的汽车,前两年「风云系列」上市,主要是靠沪州汽车提供资质,但现在不一样,鸠兹市基本上完成了产线改造,而在江湖上,新兴的线上媒体,已经开始用「修车排队」来勒索鸠兹的小车企。
当然也不是只勒索鸠兹市一家地方车企,刚发现网际网路有着打破实际地理空间制约的网际网路传媒从业者,基本都是先天流氓圣体。
比的就是谁更不要脸,而非传统媒体从业者,其实还能反过来钳制传媒,属于是实体丶虚拟两头通吃。
「车船店脚牙」,网际网路媒体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牙行」的原教旨主义者。
执行的策略就是只要能赚钱,什麽客户都能合作。
各种江湖切口在线上的传播也是如此,以至于对「缉毒警」这个群体都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更别提区区卖个车了。
鸠兹市这边除了希望能搭上「狗王」的快车,还想借一下张总教头在线上媒体中的影响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