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8(1 / 2)

加入书签

想,人生在世,能顾好自己和身边的人就不错了。

似云州去年灾荒,死人无数,辛月听到耳里忧伤几息,之后还是该干嘛干嘛,毕竟这种事情她一个普通人家的小女儿,又能如何?若是跟现代一样,组织捐款,她能把自己的压岁钱都捐给灾区人民,多的她也做不了什么了。

可现在不同了,她发现了在此十分珍贵的蚕种,获得了胡娘子的大额投资,和家人一起建立起了辛氏商行,成功的织出了精美的绸布,又有一个善于调色的天才表姐,染出的布料得人追捧,极有市场。

如今辛氏商行任谁看,都知道定能做大做强,挣得银两无数。

便是自家人不需要那么多银钱,可是世间总是有许多人会需要的。

只是这里与现代不同,不能像现代的公司一样成立个什么慈善基金会,把部分盈利充做善款去做慈善。

在古代赈灾、修桥、修路、修水渠,都是朝廷的事,平民百姓染指这个,难不成你要邀买人心图谋不轨?

至于给朝廷捐款,除非是朝廷自己号召,比如国库空虚,遭逢战乱或是灾害,皇上和后宫女眷纷纷缩衣节食省出银两来充做赈灾款或是军费。

上行下效,官员也得纷纷响应,捐出自己一年半载的俸禄来。

这时候作为富有的大商家,跟上表示受皇上爱民之心感召,愿意慷慨解囊,助朝廷度过危机。

商家只能是帮助朝廷,而不能是那个施恩于民、施恩于军的人。

要送银子都不能随便送,别好事没办成,把自己九族都坑害了。

辛月深吸一口气,试着和辛长平提一提这国家参股公司的制度,辛氏商行倒不是真需要朝廷投资多少银子,只是想白送朝廷一些股份,把部分盈利光明正大、合理合规的送进朝廷的国库。

朝廷能利用上这笔银子去搞搞基建,江河泛滥之地多兴修些水利工程,干旱缺水之地,不说弄什么南水北调的大工程,多挖些沟渠、水库,雨季存水,旱时救命,都是极好的。

如此世间能少些天灾造成的家破人亡,不说求什么功德,辛月只求能安枕好梦不觉亏心罢了。

辛长平听了辛月的提议,将商行的股份分出部分来送给朝廷,这事儿还从未听说过,虽然闻所未闻但辛长平听了没觉得女儿异想天开,反而一思量觉得倒是很妙。

辛长平作为一个读书考科举的人,虽然也是为了提升自家的社会地位,让妻儿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可读书人谁能

没点达则兼济天下的崇高理想。

他不是不明白自家这个商行一旦发展起来,能带给贺州百姓什么改变,几乎所有人都能或多或少的受益。

若为了自保,把商行腰斩,辛长平也觉得可惜,如今女儿这一提议初听有些异想天开,细想却觉得大有可为。

往大处想,自家也算是为了天下人出了一份力,往小处想,背靠皇家,这是天底下最大的靠山,哪个世家豪族能想不开夺自家这份家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