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 章 · 第一百四十章(2 / 2)
杜黎坐下,问:“你跟望舟说什么了?”
“没说什么。”孟青瞥望舟一眼。
望舟眼珠子滴溜转,他神秘一笑,也不说了。
杜黎打量着这母子俩,望舟先绷不住笑了,他悄悄凑在杜黎耳边说:“我娘说她把你卖了,卖了一百贯。”
“你还挺看得起我,我能卖到一百贯?”杜黎看向孟青。
“在我心里,你值这个价。”孟青说。
门外响起一声干咳,杜悯捂着胸口走进来,“腻歪死我了,晌午不用吃饭了,一下子就没胃口了。”
下人跟着端菜端饭进来,杜黎说:“只用摆三副碗筷,你们的县
令大人没胃口,不用吃饭。”
杜悯懒得理他,他径直去饭厅。
饭后,杜悯去前衙办公务,望舟去学堂上课,杜黎和孟青回屋休息。
*
翌日,孟青去义塾查看生意,傍晚回来,遇上顾无冬带他爹前来拜访。
杜悯摆茶款待,问:“顾无夏呢?”
“他受了寒,有点不舒服,没敢出门。”顾无冬解释,“杜大人,我爹过来是想跟您汇报那个案子的后续,陈大人的死讯传到长安,状告他不孝的案子无疾而终,没能让他罢免官身。”
“人死债消,我不追究了。”杜悯言不由衷地说。
“那……无冬这边,他还能得您提拔吗?”顾父就是担心这个事,他们虽说上京状告了,但陈明章没能声名狼藉,他担心杜悯不满意。
杜悯看向顾无冬,说:“本来想明年跟你说的,我打算让你明年回吴县参加州府试,检验一下学识。恰好你爹来了,你可以考虑跟他一起回吴县,提前一家团聚。我想了想,早点回去也是好事,回到家再寻个先生帮你巩固巩固经文诗赋,明年秋天去参加州府试。若是榜上有名,赶考的路上,你来我这儿一趟,我给你一封引荐信。”
顾无冬面露犹豫,“大人,您觉得我去参加州府试,有机会榜上有名?”
“明经科不难,就靠死记硬背,你多下功夫,不要放弃,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总能考过一次。”杜悯回答,“我在河清县还有三年任期,任期满了会赴京述职。你琢磨琢磨,三年后若是能一起抵达长安,我亲自带你拜访吏部侍郎。”
顾无冬一听,心里安稳多了。
“要不还让无冬留在您身边学习几年?”顾父觉得三年的时间太长了,变故也多,不如让顾无冬还留在杜悯身边。
杜悯摆手,“他跟我一年,我能教的都教了,他对衙门里的事务也熟悉得差不多了,再留下来也学不到什么,该专攻书本了。他明年要是榜上有名,趁早赴京赶考,多耗两年干什么?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他这个岁数,在明经科考生里已经不占优势了,再耽误下去,别再因年龄落第了。”
“我听您的。”顾无冬不犹豫了。
杜悯点头,“遇到什么疑问,还能给我来信。”
顾无冬俯身鞠一躬,他带着顾父退出书房。
两日后,顾无冬一家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河清县。
在顾无冬一家离开后不久,孟青和杜黎带着六个学徒工前往洛阳。到了洛阳后,她把六人交给贺卞,交代他置办了新的义塾后,把这六人安排过去当师傅。
接下来的一个月,孟青和杜黎又挑选出四十七个学徒和十六个掌柜,这一年的招聘工作便落下了帷幕。
腊月二十四,杜悯带着六车的东西来洛阳给老丈人一家送年礼,孟青和杜黎跟他一起回河清县。
孟春忙纸坊生意没有回来,孟青把孟父孟母和四只鹅接到县衙跟他们一起过年。
新年刚过,许博士和空慧大师的信到了。
“许博士说他会留意陈府的情况,若是陈府卖奴,他会把陈管家一家买下来。”杜悯说,“过完正月,我再去一封信,邀请他来参加我的婚礼。”
孟青展开空慧大师的信,看清信上的内容,她脸上露出笑,“我大伯要来洛阳了!”
孟父惊喜,“什么时候来?”
“信寄出时他就准备动身了,算着日子,他或许已经到了,就是没到,也快了。”孟青说。
孟父闻言,说:“你们什么时候回洛阳?我跟你们一起去。”
〓作者有话说〓
12点还有一更
第141章·第一百四十一章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