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73 章 · 《贞娘》(1 / 2)

加入书签

第173章·《贞娘》

再来杂货铺就是一个小铺子,在商铺林立的商区排不上号,它开业了,一开始谁都没把它当回事。

直到某个主妇走到这里,买了瓶香油,并抽到了再来一瓶,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

不知什么时候起,城里大街上跑的报童,从嚷嚷着卖报,突然变成嚷嚷:“再来香油!再来一瓶!买一瓶送一瓶!”

路上的人各有各的事,神情麻木,并未多看卖报小童一眼。

但广告的意义不在于每个人都听进去,而在于在人脑海里形成印象。

人不会用心记和自己无关的事,但当有需求的时候,曾在脑海里形成的印象就会回放。

未知代表没安全感,人总倾向于选择熟知的东西,在有需求的时候,让顾客产生一个熟识印记,广告的目的就达到了。

“我听说有个香油叫再来香油,什么样的,给我拿来看看。”

在铺子开张前,赵贞娘带着自家香油满世界跑,挨个铺子推销,阐述自己的香油理念。

甚至许诺不收钱,先给商家十瓶售卖,卖出去再谈合作!

有的铺子把她当骗子,直接轰走,有的铺子听着挺有意思的,把她留下来。

不收钱是吧?

把就摆摆试试呗。

不管是留下的,还是没留下的,肯定在心里留下了印象,有人问,立刻就想起来了。

没收的人赶紧给顾客保证,听说过,听说过,您要想要就给您问问,我这别的香油也是好牌子,您先拿这个吧。

收了的自然就卖了,顺便给顾客讲一下这个油的实惠。

香油瓶塞上刻有花字,抽到花的,就是谢谢惠顾,花里有数字的,就是开盖有喜,可以凭瓶塞去再来货铺,再兑换一瓶。

一听到这个实惠,买香油的顿时放弃别的牌子,选再来香油。

虽然不知道这个中奖是真是假,但都是买香油,肯定要买一个有中奖可能的香油。

而第一批推销给货铺的油,奖瓶可不少,顾客回家一打开瓶塞,就看见了塞子上的花字,这是什么意思?

乐颠颠去货铺问老板,老板也没想到里面真有奖啊,想起推销的人说的话,拿起一张票据,写上瓶塞上的标号,和自己的货铺名,一撕两半。

“您拿着这半张票,每月十五去洋行边上的再来货铺换奖品,到时候铺子里的人会给您一瓶新的香油。”

虽然兑油挺麻烦的,但那可是一瓶香油啊,十二斤小米,麻烦也有人去换!

不仅顾客愿意去换,日子久了,肯定也有人想造假,造个假香油不容易,造个假瓶塞可容易,一个假瓶塞换一瓶香油,这么暴利,不得不防。

再来香油的瓶塞上,都刻生产日期,一个是质量管理,一个是防伪标识。

中奖的瓶塞都印着从01—50的数字标号,中奖了先开票,顾客留一半,铺子留一半,到时候派人补货

米了。

其实很想拆开封,看里面是不是又是一瓶香油,万一她走运呢?

但对白米的需求,还是超过了香油,妇人最终还是拿着这瓶白得来的香油,去换了白米。

这么混乱的时局,香油作为价值比较稳定的物品,可以以物换物。

但以物换物,受限于物价浮动,肯定没有那么规则,最后只换来了三斤半米。

白得来的一瓶油,不管换多少都开心,妇人拿着米快乐地回家。

就是那瓶未开封的香油,时时进入她的心间。

那会不会也是一个“再来一瓶”?

如果是,那也太亏了……

……

城里的空间贵,住户住得比较紧凑,柴米油盐上的消息,传得比想象中快。

一开始大着胆子搞了五百瓶,村民还在担心,能不能订出去,没想到转瞬就售空,新订单还在不断涌来。

因为那个豪爽的再来一瓶,再来香油现在太火了,哪个铺子都有人在问,有没有再来香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