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14 章 · 《理想与青春》(1 / 2)

加入书签

第214章·《理想与青春》

真神奇了,无论是名上义上,都没有分她一点位置,甚至是需要被打脸的丑角,居然还要为男主的光辉人生负责。

好神奇的发光点,那么夺目的光,居然是靠被自己鄙弃的淤泥发的。

叶奚青连被歌功颂德的淤泥都不愿意做,还要被踩几脚的淤泥就更不愿意做了。

她开饲料厂都要弄个自己的品牌,害怕大厂占了她便宜,限制了她的发展上限。

黄牛市场建成,不仅意味着建成了一个交易市场,还意味着当地对养殖业的全面扶持开始。

牛是大宗牲畜,养殖难度、交易难度肯定要高于猪鸡。

养牛业都发展起来了,其它只会越来越繁盛。

不同牲畜吃的饲料不一样,康康饲料厂开始分专线生产。

镇上又开了一家肉鸡场,鸡的生存能力很强,平时家里养鸡的时候,散养也没事,大规模养殖的时候,还是得吃饲料。

那叶奚青能放过这个机会吗,肉鸡场一开,赶紧去谈饲料合作的事。

这一片的粮食和饲料生意全是她做的,交给她完全没问题。

叶奚青新建的工厂,什么品类饲料都有。

鸡猪都吃粮食料,牛不一样,牛还能吃草料。

饲料厂现在不仅收粮食,还收秸秆,打草捆,不过不管收什么,叶奚青都不亲自收了。

开大型工厂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把各线拆出去,再不用什么事都亲力亲为。

叶奚青那辆四轱辘农用车也退休了,买了好几辆卡车,专门建一个运输队,负责收粮运饲料。

调度部门作为枢纽,负责沟通运输部门、仓储部门、生产部门、公关部门。

公关部门拉来单子,通过调度部门,发出生产计划,让生产部门和仓储部门协调。

其它分部有什么问题,都统一汇总到调度部门来,让调度经理监管。

这个调度环节那么重要,叶奚青会自己管吗,她不会。

厂子建起来,大棚那小打小闹的万把块,就没必要继续抓着不放了。

她不干大棚了,韩福珍那个经理人就没用了。

眼瞅着下岗危机,但没关系,叶奚青又聘请她当了经理。

韩福珍喜出望外,果然弟媳妇就是和她好,她就知道。

一定是她当初在周家时,利用人格魅力把这个人围下了。

她就知道自己是个实诚人,就那不开眼的才会被老二媳妇的花言巧语迷惑,人家干大事的才不会呢。

韩福珍陶醉在叶奚青的器重中无法自拔,吴桂云却不解,怎么开了厂子也带着她。

每个和韩福珍相处的人,都挺讨厌她的。

太喜欢过官瘾了,拿着鸡毛当令箭,手里有点小权就要上纲上线,作威作福。

叶奚青的棚,她自己都不细管,韩福珍却死抠着看。

棚里的工人割几捆韭菜回家,叶

为了长期效益,和公司对抗的人。()

……

?想看初云秀儿写的《女主并不觉得[快穿]》第 214 章 · 《理想与青春》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科研部的人养猪都养出了美好,叶奚青当然要继续开疆扩土。

她之所以选择饲料作为事业起点,就是因为养殖业养的是活物,不管作为终端赚多少钱,都要付出更多精力,受地域制约很大。

饲料作为养殖前端最后一个原料产业,反而能很大规模地开下去。

在人口数量这么恐怖的时代,赚什么都没有赚人口规模钱快。

想赚规模钱,那就不能局限于一亩三分地,叶奚青又找人打广告了。

一个洗脑的广告,是一家饲料厂成功的开始,不过这次叶奚青不准备去中央台播,为什么呢,因为没有钱。

叶奚青特意派了市场调研部门的好几个员工去各地群访,访的却不是当地的养殖状况,而是当地卫星信号接收状况。

这时候因为信息技术有限,电视接收信号一般是天线卫星锅,不同地区收到的信号差别非常大。

叶奚青要找到信号覆盖率最高那个广播电视台,要不然就是无效广告。

广告投放后,叶奚青宣传侧重点也不是饲料宣传,而是加盟宣传。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大厂抢占市场,挤垮吞并小厂太容易了。

要是在原地等着,等大厂彻底包围过来,垄断资源,那她的厂子迟早得倒闭。

所以她先下手为强,成为大厂,用提供技术和电视宣传的诱饵,吸引加盟商加盟。

一边赚加盟费,一边占地盘,等到大厂打过来时,谁是大厂,那可就不一定了。

乡下人还是第一次接触这种纯工业化经营,万万没想到,公费吃喝旅游,打听一点事,居然也能叫一项工作。

叶奚青的饲料厂成了附近人最想就职的厂子,原本在蔬菜大棚里割韭菜的大姨们,也纷纷放下韭菜刀,在厂里找个班上。

饲料厂的活不是干净活,但是稳定给开工资,上五险,实在是太先进了。

每个月都能有稳定进账,不就和职工家庭没区别了吗!

农村的家庭,要充分利用每个家庭成员,利益最大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