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14 章 · 《理想与青春》(2 / 2)

加入书签

农民工进城打工潮开始,家里勤快的男人,会出去打工。

留家妇女则争着抢着去附近新开的各种厂子、饭店里干活。

固定岗是最吃香的,吴桂云的大棚里也不会真找不到人。

要让罩大棚的像开工厂的一样按月发工资,上保险,那成本就太大了,毕竟大棚不是一年四季都高强度作业。

不忙的时候自家人就能料理,忙的时候招日工就好了,工资一天一结,多的是人想赚闲钱。

但叶奚青还是建议吴桂云好好建一下大棚,大棚发展这么多年,已经不是吃新鲜劲的时候了。

不要以为大棚只有反季一个竞争力,作为一个恒温装置,完全可以开发出更多作用,一年四季都有用。

那吴桂云自然什么都听叶奚青的,告别以前的简易大棚,按

() 照标准化流程,好好建了一个温室大棚,全年罩着。()

彎?赑????_????????

?初云秀儿的作品《女主并不觉得[快穿]》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叶奚青的韭菜棚完全拆了,专心经营饲料厂,四轱辘车也出手给吴桂云,她现在开小轿车。

鲍家肉眼可见的阔起来,村里人都不禁感慨,当初她刚离婚时,谁能想到这啊。

这是一个有福气的女人,周老三一看就是个没福的,凤凰落他窝里也接不住。

听说他在外面当上门女婿,媳妇不要他爹,也不敢说话。

如今又把老的退回老家,老大老二家天天为这事打仗,还以为他当初接老的是享福去呢。

知道女儿已经上大学后,男主意外地没多纠缠,直接走了。

所以鲍志英回来后,都不知道她那个八百年没见过的爹,还复活了一下。

兴奋地把大包小包的东西提回家,她可是衣锦还乡了!

当初鲍香椿上大学的时候,想利用寒暑假的时候去打工,减轻一些家庭压力。

叶奚青让她可别费劲了,以后毕业有的是机会去打工,大学时就专心享受一下最后几个寒暑假吧。

有时候老人的智慧就是这样,鲍香椿上大学时还能回家,毕业后果然回不了家了。

鲍志英放寒假后,本来也想效仿她小姨,鲍香椿赶紧打发她回去,以后想回都回不了了。

鲍香椿想利用寒假勤工俭学,是真想赚钱,鲍志英却纯粹是想玩,这下玩不了了,老实回家。

但她回家也不会老实回,千辛万苦,不辞辛劳地带了一大堆新潮东西,给家里人开眼。

姥,没见过吧!

老人本来就喜欢小的,大孙女给她带那么多好东西,乐得牙都快掉了,立刻给大孙女撑腰。

这个家以后不允许有任何人忤逆她大孙女,什么都听她大孙女的。

鲍志英本来嫌乡下太单调,现在直接在家当皇帝,可把她爽死了。

大学生放寒假时间又长,又不用做作业,天天在家看电视,吃好吃的,一个寒假喂胖了一圈。

等到开学,她准备再给小姨带些土特产回去。

城里生活精彩是精彩,消费也高。

在家能大口吃肉,哐哐炫,在城里反而得一抠抠吃。

这么一说,回家也挺好的嘛~

鲍小英同学在家扎扎实实过了一个寒假的幸福生活,过年那天,叶奚青把萍姐也留下,一块过,顺便叫来吴桂云,大家一起包饺子。

现在饺子馅可不只有猪肉酸菜了,大棚里种着芹菜,叶奚青又提前买了各种肉,大年三十先吃羊肉芹菜,初一吃牛肉大葱,每天都可以不重样。

等到包完饺子,跨地域给鲍香椿打去长途电话。

鲍香椿过年也放假,就是放的那几天,完全不好回家。

回不了家,听几声动静也挺好。

按免提,全家一起找她说话。

互相寒暄完近况,鲍香椿还说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她们单位现在有机会转户口,她要不要也转一下。

叶奚青一听,立刻夺过话头:转啊!转啊!

首都的户口不转,那不是傻子吗。

鲍香椿得到这个消息也很激动,但是想起家里那两亩地,不知为什么,还有点舍不得。

“二姐,我把户口转出去,你的地是不是就要少了?”

叶奚青十分感激她在这个时候还能想到她的地,但是首都的户口和农村的地相比,只要人没疯了,就得选户口。

等出去年,她就连夜把鲍香椿的户口页子邮过去。

不仅要记得落户,还一定要记得买房啊。

不是为了升值,而是害怕你以后连住处都买不起。

〓作者有话说〓

青青:这个时候就不要担心你那几亩地了,担心担心房吧。

第215章·《理想与青春》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