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3(2 / 2)

加入书签

想到这里,阮锦突然灵光一现,说道:“对啊!我怎么忘了呢?”

第74章

泡了水的黄豆虽然扔了可惜,但是可以发成黄豆芽呀!

如果泡的不算太严重,还可以用来做豆腐,其实做豆腐的成本是最低的,做出来的豆腐产出却会很高。

而且虽然有一句话是在玩笑,但阮锦觉得它其实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

做硬了是豆腐干,做稀了是豆腐脑,做薄了是豆腐皮,做没了是豆浆,放臭了是臭豆腐。

? 如?您?访?问?的?网?阯?F?a?B?u?页?不?是??????????e?n????????????????ō???则?为????寨?站?点

不论怎么做,都有其价值,这不是一举数得的好经济手段吗?

一想到这里,阮锦便一脸开心的拉住了九大夫的手,说道:“九哥,你可真是我的福星!那些泡了水的黄豆在哪里呀?快带我去全收了来!”

九大夫不解的看向他,问道:“你……你要泡了水的黄豆做什么?这已经不值什么钱了,你就算收回来也放不住。哦,我知道了,你是想煮豆饭给流民们吃?但是也不能给他们吃太多啊!黄豆吃多了不光积食,还会腹泻,能肠胃着实不好。”

阮锦神秘一笑,说道:“那就是劳九大夫操心了,你快带我去,我自有生财之道!”

九大夫见他一脸神神秘秘的模样,也没再多问,只是带着他去了另一个流民营。

这边的流民营是赵县的百姓,而他们被泡了水的黄豆竟是赵县粮仓里的。

赵县的县令也是老熟人了,正是一开始死了八个老婆的那位李县令。

赵县受灾的情况并不算严重,但那边现在水位不低,所以不少百姓都逃来了桃花县投亲,实在无处可投的便只能住在暂时的流民营里。

九大夫远远的指了指那边一个尖嘴猴腮的中年男人道:“那里便是赵县县令李鸿,他们粮仓里应该有不少泡了水的粮食。不光黄豆,玉米小麦也不少。不过玉米不易发芽,他们等天晴了晾一晾还能要。黄豆和小麦怕是留不住,这天气,肯定是会发芽的。”

阮锦点了点头,应道:“好,我知道了,你先忙你的去,我这就去和李县令谈生意。”

九大夫点了点头,转身便去了流民营病号集中之处。

阮锦则朝李县令的方向走去,好巧不巧,赵县令刚好也在此处,两人似乎是在交流着什么。

阮锦远远的听了一耳朵,好像李县令想向赵县令借调些粮食,赵县令也在为难,毕竟桃花县这边也有不少百姓受灾。

恰好是阮锦的到来,让赵县令有了转移话题的机会,他当即朝阮锦招了招手道:“这不是阮老板吗?昨天的事还真要多谢阮老板,否则我这边还真的揭不开锅了。来来来,我来为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隔壁赵县的李大人。李大人,这位便是我和您说过的那位义士郎君。”

尖嘴猴腮的李鸿一看到阮锦,眼神便直了直,伸手捏了捏自己的山羊胡道:“这位郎君……看着好生眼熟啊?不知……姓甚名谁啊?”

阮锦心想,你多次找媒婆向我提亲,能不眼熟么?

阮锦没有透露自己的姓名,只道:“小人天生一张大众脸,大人可能什么时候见过类似的。在下是蛮锦食记的老板,今天过来,是有笔生意想和李大人谈谈呢。”

李大人的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阮锦,这让阮锦极其不舒服,心里暗暗的骂了他一句:呸,老色胚。

李县令笑呵呵的问道:“哦,郎君是想做什么生意啊?”

阮锦道:“我听说赵县粮仓里的粮食泡了水?不知道有多少粮?能否卖给我啊?”

李县令闻言,看向阮锦的眼神终于不再是直勾勾的了,他皱眉道:“郎君莫不是在跟我说笑?那些泡了水的粮食,哪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