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章 东方(1 / 2)

加入书签

第140章 东方

堤岸区法属印支的谷物中转和加工中心,华人在那里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不过科曼知道这都是暂时的,民族主义国家不可能允许这种现象长期存在。

不过此时科曼没有时间,而是要去总督府提交军需单据,进入市中心景色就已经变了,不过科曼还是没有想到,西贡总督府的娱乐设施竟然如此完备,总督府的舞厅好像是另一个世界。

水晶吊灯的光芒砸碎在大理石地面,空气被雪茄丶香水丶酒精和无数支蜡烛燃烧的热气搅拌得浓稠甜腻。

军礼服上的金线耀人眼目,女士们的裙裾沙沙作响,笑声拔高,试图压过乐队演奏的音乐。

「总督在这?我们好像回来还没多久吧?」科曼斜眼看着带自己过来的卫兵,满脸的不可置信。

「达尚留先生确实在这。」蒂埃里轻声咳嗽了一下,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但没有否认科曼的反问。

「那就等等吧。」科曼听了之后也没什麽表示,同时也不准备参与到里面灯红酒绿当中。

过了一会儿法属印支最高文官达尚留才出来,他之前是自由法国海军参谋长,作为戴高乐的从龙功臣,在战后被安排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殖民地担任要职。

「辛苦了,科曼。」达尚留听完了汇报,知道他准备接触一下堤岸的华人之后,忍不住道,「这些讨厌的对手,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达尚留来到南越就负责收回北越的谈判,对当中的艰难过程倍感屈辱。

在会谈中,达尚留当然提出了东方大国军队从寮国撤退的问题。他之所以提出这一要求,与戴高乐下达的指令有关。

戴高乐曾要求他依靠本土派遣的部队和殖民地人民的忠诚,先行掌控若干区域,为法国恢复在越南的殖民统治提供「安全基地」。

临时政府当时提出,法国应当从政治形势有利于法国的柬埔寨地区和寮国地区开始行动。

达尚留提出东方大国军队从寮国撤退,自然是想让法军先行接收法属印支北部。

但是这并没有正面回应。从和东方大国会谈的过程达尚留可以看出,此时常公的基本立场是同意法国军事代表团进入北越控制区域,并与炮党协商越南北部行政移交事宜,但在中法谈判结束之前,常公不会完全撤退在越南寮国北部的军队。

相反,常公会把留驻越南北部的军队作为筹码与法国交涉旅越华侨待遇问题。

基于这一考虑,常公代表在与达尚留的会谈中主动提出了华侨待遇问题,并暗示如果法国办不到,将会影响「中法间之友谊合作」。

对法国而言,中法合作就意味着常公按时撤退驻越部队并向法国移交越南北部的行政机构。

东方大国的这一态度果然起到了效果。达尚留最终松了口,表示关于旅越华侨,法国「当以最友好之态度与之相处」。

中法两国近两个月的交涉取得了比较显着的成果。双方先后排除替代方案,或被动或主动回到两国协商民事协定的道路上。

对法国而言,这意味着放弃通过变更受降区域阻止东方大国军队入越受降的计划。

对东方大国而言,则意味着不再支持越南民族独立运动。经过漫长的谈判中法两国终于在越南北部行政权力移交问题上达成一致。

虽然在法国临时政府最关心的撤军问题上没有表态,但是常公还是正式承诺,同意法国派遣军事代表团进入越南北部并协商该地区行政移交事宜。

至少在法理上,法国重返越南北部得到了保障。交换条件是将旅越华侨待遇问题纳入谈判议程之中,中法谈判的范围也扩大并包含了以华侨待遇为重要内容的中越关系协定。

为了顺利接收越南北部的行政机构,法国不得不做出一定的让步。

华人地位问题是耽误了谈判太长时间,所以科曼提及要和堤岸区华人接触的时候,达尚留才会出现应激反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