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七章 安王太小气,我封你为昏德公 (求订阅求月票)(2 / 2)

加入书签

杨玄坐于案前,烛光晃动,照着他清瘦地脸颊。

「我不在龙州城的这些日子,可是出了什麽事情?」

「使君容禀。」

屠应熊拱了拱手,这才一一道来。

「使君领兵和廖州刺史陆青晏在燕山对峙之时,东夷的确发生了一系列大事。」

「首先是七月下旬,有一支中原人组成的军队袭击了东夷国的腹地,东夷国『狼骑」被全歼,

多摩城守军亦被全歼。」

镇北都督府都能在东夷安插密探,与东夷接壤的龙州常与东夷有战事,对敌国之情报自然更加上心。

且已经快一个月有馀,这些消息事先又未被管制着,附近的东夷人也在流传,因此都能轻易的查到。

「应该还是这支军队,在第二天就夺取了白玉桥,攻陷了东夷国都白马城。」

说道这里的时候,屠应熊似乎有些不确定的样子,毕竟,一夜急行三百馀里,这种行军速度有些超乎想像了。

「白马城被破了?」

但杨玄没管这些,因为他极为吃惊。

攻陷敌国国都可是大事,这事儿要是换成是他,那位高居中都的大雍皇帝,就算不给他封燕王,至少也得要给他封个燕国公!

「具体细节还不清楚。」

屠应熊摇了摇头:「那支军队攻陷白马城后,立即分兵两路,一路向南,一路向北,半月连克五州,眼下,只有东夷国的南军北军尚在,七州之地,也只有河州和楠州尚未被攻陷!」

杨玄明白事情的始末,一双眸子忍不住眯了眯。

「看来,半壁江山都落入其手了,好一个过江龙!」

这个时候,书房外竟然有人敲门,二者对视一眼,眼冒精光。

屠应熊起身出去,片刻后,他回到了书房,但杨玄却发现这位幕帘长有些心不在焉。

「何事?」杨玄疑惑。

「使君!」屠应熊神色复杂,将纸条递给杨玄,长叹道:「刚传来的消息,慕容龙杰大败于令水,十几万大军灰飞烟灭,据说,据说是全军覆没!」

「什麽?」

杨玄惊地端翻了案桌。

他连忙站起身,拿起烛火,来到了一面巨大的舆图之前。

手指在舆图上摸索着,片刻之后,他食指在一片区域点了点头。

「应该就是这里了!」

「但,十几万人啊!」

杨玄突然回头,眸子中仿佛还有疑惑:「真的全是北军?」

屠应熊闭目估算:「北军应有七万至八万精锐,剩下的,应该都是慕容龙杰临时招募的精壮!」

「完了!」

杨玄长叹:「东夷彻底完了,亡国之兆,不,是几乎已经亡国了!」

作为曾经的老对手,他才离家半月,老对手家都没了,杨玄不由得感叹世事无常,心里不知怎的,也有些不舒服。

大概,是灭了东夷者不是自己的原因吧?

「对了,这支军队哪里冒出来的?哪方势力?由何人统领?」

屠应熊摇了摇头。

「只知道他们是中原人,自称安东军,眼下,东夷大部都被其改成安东都护府了,其主,有小道消息在传,但不确定,据说叫陈玄霸!」

「安东都护府?」

杨玄皱了皱眉,作为一州刺史,他对这个称呼有点敏感。

毕竟,近乎灭了东夷,你称之为安东王都行,但安东都护府是什麽意思?

分明是不忘旧地,准备日后反攻大雍是吧?

一想到这里,杨玄突然想到了,慕容绍想要向大雍称臣的事情。

「应熊,快,拿我名帖,派人骑快马,送慕容绍的人连夜去中都!」

「诺!」

屠应熊转身离开吩附人办妥此事。

毕竟,任何势力和国家,都会对身边新冒出的家伙充满警惕。

当然,要是有条件能分化其内部,削弱其实力,大概谁都愿意插上一手。

眼下东夷近乎全灭,只余楠州的慕容绍还在苟延残喘,扶小抗大乃是老持承重之言,因为谁也不愿意看到身边出现一个强大且整合的邻居。

老话说的好啊,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杨玄和屠应熊也不怕大雍朝廷反对此事,毕竟,眼下大雍风雨飘摇,尤其皇甫宗吾称帝,元崇称王后,大雍几乎算是颜面尽失。

这个时候,一边疆小国称臣纳贡,无疑是大涨了雍国的体面。

至于小国为啥只剩下一州之地,,这并不重要。

因此,没过多久,身处【安东小镇】的陈珂收到了七郎的消息。

说大雍的使者以八百里急报的方式,风尘仆仆的赶到了龙州。

一路过了启甸关,到了慕容绍的地盘,宣读了大雍皇帝册封慕容绍为东夷王的旨意后,留下衮服和印玺,又马不停蹄,哦不,是坐船来到丽州,想要册封陈珂为「安王」,并想从中调和,想要「安国」和「夷国」化敌为友,南北两地分而治之。

「南北两地分而治之,安王?」

陈珂冷笑。

东夷强盛之时,怎麽不见你册封为王?

怎麽不见你「分而治之」?

那时候,人家认你大雍吗?

当然不认。

不仅不认,反而追着大雍打,时常寇边劫掠。

但如今东夷几乎被安东军打下来了,大雍却想来摘桃子,一副以宗主国自居的模样,派使者前来调和,也不管别人认不认。

还南北分而治之。

慕容绍就剩下一州了,你叫我收手?

脸挺大,想屁吃。

当即挥毫泼墨,写下了一张纸。

「来人,把这张纸送去七郎处。」

「诺!」

不久后,七郎收到回应后,立刻反手宰了雍国使者团。

只留下一人活命,让其带着主公亲手书写的诏书和诸多首级回国传信。

诏书上面也只有一句话。

「安王太小气,我封你为昏德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